青少年事工交流坊(八)更新聚會的內容


2519 期(2012 年 12 月 2 日)

◎ 有李可陳 ◎ 陳如炳


  從少年時代開始參加教會及團契,初信階段十分渴望每週聚會時刻的來臨,我相信以當時生活單調、參加活動的機會稀少等理由,不足以解釋這種渴求的心境。時至今日,每當發現自已及旁人前往聚會的心未夠熱切,總期望解構及掌握熾熱心志之動力源頭。

  昔日信徒有較明顯願意擔任領袖的心志,我不敢說沒有人是為了出風頭,頗肯定的是絕大多數人都甘心事奉神回報主恩。有幸當上團契職員,才明白當家之難。事實上,要完成屬靈的任務並不能倚靠一套程序流程而保證成功。對我來說最深刻的一項考驗是商討未來一季的週會內容,常常是合眾人之力苦思一小時,仍未能有把握確定新一季的主題,週會內容明顯更加遙遠,有時甚至在時間緊逼之下,只能怱怱定奪,以便週會能及時出爐應急。

  如果你的孩子自幼跟隨父母參加教會,在步入少年期也沒有任何投訴,繼續單純委身參與聚會及事奉,實在值得感恩。不少信徒在子女進入青少年期面對信仰的掙扎,其中頗大部分並沒有否定信仰,只是感到團契小組聚會內容沈悶空洞,無奈地選擇逃避,以各種借口一走了之,父母生怕他們因此陷入放棄信仰的危機,在催逼子女參加聚會時做成不少衝突及關係緊張。

  更新聚會內容的層次並不見得很高,卻在反映教會的視野及事奉水平。今天教會的青少年事工仍然興旺,實在值得恭賀,但情況並非如此的話,就不得不認真反省。團契、小組聚會內容連幼承庭訓的長執子女也感到難以承受,我們能相信可以吸引九十後的青少年樂意前來教會嗎?如果我們繼續做相同的事,結果大概一樣!

  最近十年在數間教會協助更新青少年工作,都在短期內有令人振奮的倍增。特別在成功帶領數十位初中學生到教會的三個月之福音期,聚會內容分別以教授打鼓、結他、魔術、日語及韓語等興趣小組,團友的出席率及投入度超高,最後一課當然是一場活力十足「戲碼」吸引的青少年佈道會,每一次都經歷歡呼收割。

  若有人批評這種聚會內容更新毫不屬靈譁眾取寵,我實在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