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容院的經營手法再惹人詬病。有市民投訴美容中心推銷人胎盤素,指是供應商的贈品,但療程後出現敏感,向供應商查詢後始發現供應商並無向有關美容中心供貨,而有關療程亦必須由醫生執行,事主其後向美容中心交涉,索償不果。」 《am730》27.11.2012
愛美和貪靚是兩回事,前者是一種生活方式,後者只是一種人云亦云的消費習慣。
著名作家曹文軒說過:「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將變為常識,但美卻可超越時空而永在。」真正的美,不單是臉容和身材的修飾改變,以至依據某種比例和時麾的方程式去整治,而是講究生命如何活出相應品質讓人感到美好。
近年瘋魔一時的美容潮,全城熱賣各式各樣的化粧品甚至整容手術,男男女女莫不爭相追逐外在美,很多人認為必須以最流行的日、韓「潮樣」為目標,以為有了這副面孔才是美,因此很多人一旦垂垂老去,就沮喪皺眉。其實人生不同階段各見美感,昂山素姬快七十歲了,你說她不美嗎?年邁的柯德莉夏萍和梅麗史翠普,你又說她們不美嗎?原來美不單在於外表,更在於內心和整個人的生活態度。若不能包容和接納,以開放的心懷去欣賞,又焉能看出不同的美態?
滿月固然美麗,娥眉月又何嘗不美?青春少艾固然漂亮,然中年、老年亦有不同的風韻。當人人顧影自憐,心中滿是苦毒怨懟,而你卻活得從容,拈花微笑,活潑開朗,你自有一種魅力。
當人人追名逐利,錙銖必較,而你卻兩袖清風,從不希罕計算,自然流露一份清高之美。
滿足自己所有的,能自求多福,淡泊名利,也就擁有一種寬懷的美態。
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們在那裏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令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箴言》說:「魅力是虛假的,美貌是虛浮的。」用手術和藥物弄出來的美,必然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惟有從心而發的美感,才歷久常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