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道平台推動信徒積極思考


2519 期(2012 年 12 月 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個鼓勵基督徒用腦去實踐信仰的新機構—思道平台,剛於十一月十六日,假尖沙咀潮人生命堂舉行啟動禮,並與基道文字事工合辦座談分享會,由資深文字工作者許立中先生分享「信仰掙扎之旅」;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社會倫理)助理教授禤智偉博士分享「倫理辨識之路」,並由香港浸會大學通識及文化研究課程講師駱穎佳博士回應及主持,一同與信徒探究以聖經、神學及理性思考,實踐信仰羣體應有的生活樣式。

  在「做基督徒要用腦嗎?——從成長掙扎到倫理辨識」為主題的啟動禮上,召集人梅志榮先生首先介紹思道平台的使命與目標,是為推動基督徒以聖經、神學及理性去思考,從而建立踐行信仰的羣體。該機構事工方式乃提供合時適切及多角度的網絡分享短片、研討會、講座、訓練班、工作坊、交流會(沙龍聚會)及新媒體出版。

  信仰不代表真理

  而是邁向真理之過程

  在座談會中,許立中先生表示,有些基督徒擁有高學歷,對其專業認識,對教會的事情也能對答如流,但對社會外面的事情卻不瞭解。他指出教會的人若不知道社會發生何事,很難完成在世上的使命。基督徒面對一邊是永恆的上帝、不變的真理,另一邊是短暫的生命、常變的世事,常不懂得如何對換,取得平衡。基督徒常令人覺得,似乎對一切事物均不感興趣。原因在於當基督徒過分強調不變、永恆的事物,就會對短暫的事務輕視,因此被人視為沒有生活情趣。

  許先生指出「信仰並不代表真理,信仰只是邁向真理的過程」,有基督徒執着某些事,認為是執着真理,其實不然,那只是自以為是的真理。他表示,基督徒向人分享癌症得痊癒,但那不是叫人信耶穌的原因,因有人得痊癒,也有人不得痊癒。故此不是經歷決定信仰,而是信仰決定經歷。基督徒對關於人生意義、道德價值已有一大堆答案,並沒有回應生命真正需要的問題。許先生直指「教義、神學令人與神疏離」,這乃是否定生命,否定信仰的生命,信徒需要第一身經歷現實,不要與真實生活疏離。他又提到,耶穌對人很嚴厲,他不是呼召人追求誡命,而是要人跟隨他自己。

  倫理辨識不是分辨是或非

  而是講明是及非

  另一講員禤智偉博士表示,教會中有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基督徒不懂分辨對錯、好壞、是非。基督徒日常生活中缺乏基督徒倫理的嚮導,亦缺乏基督徒品性、教會的特質的考慮,以幫助日常生活的行事為人。另外,基督徒不懂得處理分歧,當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其實不一定是對的,禤博士強調基督徒要走出自以為是的框框。不要有非黑即白的想法,要思想在黑白之間,是否有其他可能性。在倫理實踐方面,不要凡事停留在教條式上,溝通不是尋求共識,而是尋求不同處,因有時在原則上沒問題,但實行出來會有問題。

  禤博士表示,「世上不會遇到完全的善,或完全的惡的出現,因為只有一位是全善的。」倫理辨識不是分辨是非,而是學懂在黑色中看見白色,在白色中看見黑色。他建議在未掌握事情的細節與整體前,不要隨便以全盤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另外,要具備勇氣,在沒掌握事情,懂得講黑白,看見黑就說黑,看見白就說白,清楚講明是非。辨識也要有耐性,不要胡亂批評人或事,應帶着諒解、同情,必須進入對方真實的處境去思考。媒體的報道也不要盡信,因看不見後面的故事,若只看見媒體報道的一面,是很危險的,凡事都不可看表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