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郊區成長,生活簡樸,對物質沒有甚麼追求。後來有機會到美國升學,經歷了一段文化衝擊。美國是高舉資本主義的地方,因著自己唸的是社會科學,故常與當地同學討論社會發展路向。當時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是美國國勢大盛的年代,美國人都很以資本主義自豪,也很認同人對物質的追求愈大,社會的經濟發展愈有動力。不少人更認為貪念是有效的推動力。
中國大陸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實行所謂的「開放改革」,繼而推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刺激了廣大人民對物質的追求。結果卻牽動了人們潛藏的貪念,孕育了貪污腐化的惡果。
十年前的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中國總理朱鎔基在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中國必須打擊腐敗,加強廉政。朱總理要求各級政府和所有幹部都必須做到清正廉明,奉公守法,對那些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人,必須徹底查處。這個講話通報全國,在國際上亦有廣泛報道。
十年後的二零一二年,香港特首曾蔭權卻被傳媒揭發多次接受富豪款待,引起輿論嘩然,質疑他身居高位,卻以權謀私,香港人憤怒不已,風波擾攘不休。
香港回歸祖國,世人期盼香港能保持法治廉政,相信中央政府對特區領導亦有此期盼。曾蔭權是以資深公務員的背景,接董建華的特首之位。筆者當年任職官場,認識曾蔭權以低學歷晉身港英殖民地官僚體系高層,可見其能力非常。無奈,曾蔭權貴為特區之首,竟不敵超豪的物質引誘。不少資深公務員慨嘆,香港的一些高官可能在回歸後,在大中華官場貪腐文化薰陶下,變得利慾薰心。
貪念是有效的推動力嗎?中國古代聖賢說:「不見所欲,其心不動。」;西方智者說:”What you want is not what you need.”(你渴望想要的,其實不是你需要的。)
強調以貪念為做人做事的推動力,會不會是飲鴆止渴呢?請思想下面的一段聖經:「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