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是為中年男人而設的


2442 期(2011 年 6 月 12 日)
◎ 家庭治療室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人到中年,子女也可能到外地進修,較年長的也會成家立室,這便為中年夫婦創造了一個空巢。研究家庭問題的專家觀察,空巢只是一個過渡,因為到外地進修的,畢業後會回家,成家立室後有了兒女,或會倚賴中年的父母幫手照顧。到頭來,家像有一度旋轉門,子女有出有入。

  不過,當空巢真的出現,最難適應的反而不是母親,而是父親。女性待在家中照顧子女成長,縱然女性有自己的職業,子女一天還在家,她仍然有一份作母親的責任,子女離巢之後,反而帶給女性很大的釋放,她彷彿重獲自由一樣,很希望擴展自己的社交生活。所以,空巢—她是有份製造的,而留在空巢的,原來是中年的男士。

  男士在壯年期,他大多在事業上拼搏,已界中年,事業大概已打好基礎,要不是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加上,因工作原故忽略了工作以外的社交關係,當他可以從繁忙的工作退下來,回家好好享受天倫之樂,不竟他花上二十年在職場打拼,不是為了這一天嗎?不過,有點令人慨嘆,他回家的日子,也是空巢成形的時候。

  有不少中年女性最不習慣的,是自己的丈夫提早退休,她發現丈夫好像很少朋友,他經常躲在家中,還追問自己為甚麼還不回家,丈夫為甚麼變得倚賴,像一片貼身的膏藥,她希望丈夫可以有自己的興趣和朋友。

  人生就是這樣捉弄人,大家的步伐和需要都是錯配的,一個想歸家的時候,另一個卻想往外走;一個要友伴,另一個卻要自由空間。或許中年夫婦遇上空巢,要好好坐下來,大家分享各自的需要,一起重新規畫兩個人的生活框架。

  在神學院教書,見到不少中年的夫婦一起到神學院進修,大家有共同的人生下半場的理想和共同使命,或許放下養育子女的責任和工作上的辛勞,是時候尋找在空巢給予他們的自由,規畫自己的生命、時間和使命,重新展開新的一頁。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