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忤斯成長路(路廿四13-35)


2437 期(2011 年 5 月 8 日)
◎ 釋經講道 ◎ 戴浩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人生成長是一件很奇特的事,一個家庭的兒女並沒有兩個性格上完全相同的。還有很多不同的機會,使我們發展為絕然不同的個體。人的靈性生活也一樣,我們一起成長,但並不一定會有同一的進步。今天以馬忤斯路的啟示,給我們有關成長的一幅圖畫,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成長中的困惑和突破,並成長後的表現。

一、成長的困惑

  信仰不是一廂情願的,如果我們把自我的自我帶入信仰中,很可能我們只能看到我們想望的事,而不是上帝要我們看見和學習的。以馬忤斯路上兩個門徒,聖經說他們怎樣呢?聖經描述為「眼睛迷糊…臉帶愁容」,他們知道怎樣走前路嗎?他們能不迷失嗎?

  革流巴就把心中難過的事情講出:「拿撒勒人耶穌是個先知,行事有大能,但被殺。但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就是他。」革流巴的信仰有甚麼問題呢?他們沒有明白耶穌所講的,因為他的心有自己想望的事,蓋過了上帝的話語。這個不足為奇,因為當時期待耶穌作地上的君王大有人在,而猶大也是其中一個。我們的信仰是否也只是按自己的意思?不按上帝的旨意?

  我們是否也同樣來是用自己的一套參加教會?將我自己的價值觀置於基督的身體,而不看清上帝希望在我們身上成就些甚麼?

  但上帝有祂的時候,昔日耶穌的出現和向他們講解聖經,今天復活的主也同樣向我們說話,我深信復活的主好像向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說話一樣,藉著我們與祂相交、藉著我們服侍祂和祂的教會,我們便認出基督。德蘭修女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為那些垂死的賤民獻身服侍他們時,她說:「他們都是耶穌的代身」,她服侍基督的方法,她看見基督的方法是在服侍那些給人遺棄、滿身骯髒、垂死的賤民。各位,你們在那裡可以見到你們的主,認出他來?求聖靈提醒我們,因我們很容易被自己的想望弄瞎了,看不清前路,也認不到主。

二、成長的突破

  以馬忤斯路上復活的主顯明了門徒如何成長,也給我們一個方向:成長需要學習,從消極來看,信仰不能自修。從積極方面來看,信仰是藉教導而增進的。

  首先,有信徒曾問,我們可否不返教會而保持信仰?這個問題正如我們說,我們不用信靠主耶穌而得救一樣。我們活在罪的轄制下,是不能自拔的,那麼我們有何能力靠自己持守所信的道呢?

  其次,這兩個門徒未跟主學習聖經道理前是如何的不理解上帝的旨意呢?但當他們學了之後,他們怎樣說?「在路上他和我們說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麼?」(第32節)一個有生命、心裡火熱的信徒必然是因主的道所激勵。各位每天與主相交,每主日聽主聖道,並且熱心與人分享,我們豈不心裡火熱?

  第三,是耶穌直接的啟示:四個聖餐的動作使這兩個門徒認出主來。1.拿起餅來;2.祝謝了;3.擘開;4.遞給他們。在路加福章九章十六節中的五餅二魚和路加福音二十二章十九節最後的晚餐一樣,這可以說是耶穌是給他們認出的動作,但這不純是動作,而是提醒和恩賜。耶穌這看得見的恩典是我們靈命的食糧,是我們認出基督的身體的施恩工具。

  總括以上三點,我們可以說,成長的突破藉上帝的道,是學習的道和具體品嚐的道:聖餐。

三、成長的表現

  成長的表現在於見證主在我們身上的作為:早期教會的興旺是因為見證,不論是言語的或行動的。這兩位門徒認出主來後,主就不見了,也不用見了。因為他們已成長了,已不用見肉身的主了,在他們身上已有主的能力,他們就回耶路撒冷,看來他們到以馬忤斯的目的已不在心裡,現在最重要的是見證復活的主。以馬忤斯本來是他們的路,現在耶路撒冷見證之路才是他們的路。他們的成長使他們不再走自己的路,而是走那見證之路。

  早期的教會就因著門徒的大膽見證而成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信仰群體,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這僅是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世界上還有三分二人口沒有聽聞福音。

  各位弟兄姊妹,讓我們靠著基督復活大能,在生活中見證祂在我們身上的作為,使我們和教會在基督裡有真動力而成長。

結語

  以馬忤斯路是一條成長路,是信徒從愁容滿面走到喜樂見證,是從看重自己的看法到看重上帝的話,是從困惑到成長。

戴浩輝(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