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的學術認證


2436 期(2011 年 5 月 1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對於被資深護士批評『手腳慢』及工作態度欠佳,有準畢業護士亦承認院校教學相對著重理論,臨床經驗培訓較弱,但相信只要多實習,亦能熟能生巧,但強調對工作一樣有熱誠,有信心能改變資深護士對新生代的看法。」

《明報》24.4.2011

  「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是這一代最大的迷思和盲點。誤信「專業」,只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所謂學術研究和資歷認證等繁複的事情上,正如幾十年前翻譯《愛的教育》的夏丏尊先生所言,當專業缺乏了情與愛,就如水池缺了水,任憑你把水池建得甚麼宏偉漂亮,它也只是一個空殼,總逃不了一個空虛。

  護士原本是世上最美的一種工作,想想當人臥病在床,輾轉反側,一位在床邊呵護備至的護士,的確有如上天派來的天使,為病人帶來祝福和安慰。近代文學家劉廷芳先生也曾寫過他在病床上的親身經歷:

  「病中讀完全稿,但淒迷的冷霧,到底與黑夜同去了,海色入窗時,和煦的陽光接踵而至,窗上垂簾,床畔屏風,都抵抗不住。」

  但近二十年來,香港社會因誤信「專業主義」,把原本著重臨床護理經驗的護士訓練,「提升」至大學的學術培訓,結果培訓出來的新一代護士,無疑個個都具備學士學位,但做起事來許多卻是「雞手鴨腳」,比人慢半拍。有資深護士批評新一代的護士無論實戰經驗及工作態度都不如舊人,懷疑她們難當大任。一位年資超過二十年的護士長舉了以下一個例子:「新一代的護士,最喜歡在病人的牌板寫上幾時幾分為病人探熱、量血壓,花很多時間去搞牌板,卻不肯為病人抽痰。」

  以前「英式」的護士訓練,大概是受被譽為護士之母的南丁格爾精神所感召,注重的是謙卑的服侍。護士學生甫進入護士學校,第三個月就穿著紅色的裙子出來病房實習,任何粗重艱難的工作她們也要做,結果造就出一群又一群刻苦耐勞的白衣天使。南丁格爾有句名言,值得這一代口口聲聲說要提高護士學術水平的專家聽:「我的『醫學證照』,就是帶著一顆熱血沸騰的心去從事工作。當我看到周遭人馬馬虎虎的工作態度,我就痛苦......。我成功的祕訣是—我從來不以藉口去推卸責任。」

  當護士訓練掏空了南丁格爾的精神,就像水池沒有了水,總逃不了一個空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聯會新會堂巡禮】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