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5 期(2011 年 4 月 24 日)
◎ 職場攞景 ◎ 鄭景鴻
很多人會說:職場是非多,真正的朋友不容易找到;找你麻煩的人卻隨處可見。如何應付職場「麻煩友」,是個很實在的議題。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有效地處理問題,必須先深入了解問題。為甚麼有些人喜歡為別人製造麻煩?為甚麼有些人特別容易被人針對?為甚麼某人特別集中針對某人?類似的問題都沒有簡單的答案。
在一個老同學的聚會上,一輪想當年的「胡言亂語」之後,一位男同學突然很凝重地向在場的女同學致歉。他說,自己當年常常捉弄女同學,又常對她們說話不禮貌,其實心底裡並沒有惡意;相反地,當時心裡是有不少自卑感,愈想與女同學交好,心裡愈緊張,以至做出來的行為總是令人反感的。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
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會告訴年輕的伙伴,學生的頑劣行為,可能是家庭問題的結果。學生突然針對老師的行為,也可能是向老師求救的信號。外展社工對問題青年的異常行為,也有類似解讀。
在職場上,也不是如此嗎?商業社會的工作環境充滿人與人的惡性競爭。缺乏心性修養的人,在急速爭競的大漩渦裡,很容易變得利慾薰心。亦有不少人會為求自保,而不惜製造麻煩傷害別人。
如何應付職場「麻煩友」?《聖經》裡就記載了不少有用的參考案例。耶穌往往能以愛心和機智,化解別有用心者對他的攻擊。以德報怨,也是中國古代聖賢回應「麻煩友」的不二法門。了解、關懷、體諒、寬恕,緊記這四步曲,你身邊的「麻煩友」也不難慢慢軟化而成為你的「知心友」呢。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家庭醫生手記】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