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5 期(2011 年 4 月 24 日)
◎ 時事透析 ◎ 區伯平
復活,就是「打不死」。
復活是出於上帝的大能,使人常存盼望,並且因而得著能力。
這復活盼望激發出來的能力,令人生命正面、向前、超升。
復活的前提是「肯死」,因著相信上帝而「肯死」。
信徒「天天背起十字架」,才會天天經歷復活的生命更新。
我們仍要「肯死」,謙卑自限、坦認缺漏、開放受教、重整生命。
相信上帝,祂造我、祂愛我、祂救我、祂護我。
我們的信仰生命見證,若是千瘡百孔;願藉上帝的大能而「復活」過來。
教會容易因著信仰的持守以至謹守,而傾向於保守以至墨守。
優良傳統跟抱殘守缺常是一念之差,抗衡世俗與跟社會脫節也常是一線之隔。
我們這天國使命群體,未有足夠的智慧和敏銳,未能貼近時代氣息見證福音;
相信上帝,願藉上帝的重整生命大能而「復活」過來。
這是充滿不安、充滿猜疑的年代,教會也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攻訐和控訴。
既有來自未信社群的唾罵,亦見圈內不同路線者的苛責。
辨惑與辯白,教會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相信上帝,教會仍可經歷著上帝叫生命「復活」的大能。
日本民眾律己度巨災的驚世形象,被政商延瞞核災難而一下子湮沒。
香港的貧富社會分化情況愈發激化。
那位美國牧師繼續他的高調焚燒可蘭經活劇。
??。我們需要甚麼復活?啊,讓上帝改變這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