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人生
第 2435 期(2011 年 4 月 24 日) ◎ 如沐春風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不道德的審判》是智利作家阿列爾.多夫曼的作品,講述政治犯Paulina偶然遇到懷疑是她在囚期間,曾經帶頭強姦她的醫生,她要求丈夫協助,就在度假屋內對醫生進行審判。故事充滿了恐懼、壓抑、死亡??構成極具張力的劇情,讓人看得有點喘不過氣。
值得思考的是,在軍法統治的年代,許多人都受了很大的委屈,到國家終於走向民主,受害人究竟要不要根查當年迫害者的暴行,還是放下仇恨,以寬恕去迎接國家的明天?
寬恕,是艱難的,但若不寬恕,豈不要以暴易暴,而悲劇將循環不斷?
《哥本哈根》則是英國劇作家Frayn,以二十世紀兩位知名物理學家海森堡和恩師波爾,在哥本哈根一次歷史性會面作藍本寫成的劇本,內容牽涉二次大戰時原子彈的研發。
觀劇時,日本仍未發生地震海嘯,福島核電廠仍在正常運作,但到執筆之日,多組核子反應堆仍未受控制,核輻射仍在蔓延,地球,正遇上前所未有的考驗。
科學發明就是這樣的兩刃刀,成也核能,敗也核能。科學家要造福人類抑或遺禍人間,是良知與道德的抉擇。
文學,就是這樣反映人生、迫人反省,讓人無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