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反其道而行,小題大做。
教會兒童聚會的負責導師最近邀我去給他們擔任特別節目的講員,主題是讀書。我一口答應之餘,有點去探險的感覺。我跟這群小朋友並不熟悉,而且他們會合組,高年級低年級都在一塊,講起話來略有難度。
聚會前數天,導師給我打電話,建議可帶些照片給他們看,免得從頭講到末太悶了云云。我謝了她的好意,不過帶照片對我來說是行不通的,我向來不喜拍照,哪裡去找照片給人看?
小孩子專注能力不足,不能半小時老坐著聽,我既不用影音器材,只好另想他法。要他們專心,倒有傳統的方法,就是講故事。
故事動聽,不論男女老幼都會喜歡,我選了熟悉的童話,加上新編的結局,順道可以說明創作,果然吸引了多雙眼睛,閃亮定睛。不過這些小孩也不是好吃果子,答問時間就來考驗你。一位小姑娘問怎樣處理肚子餓,拐彎表示不耐煩。我笑笑乘機給他們講了兩分鐘世界飢餓現況,相比真正飢餓的孩子,我們的肚子餓只是身體健康正常的現象,值得高興。
另一個男孩老實不客氣嚷著說很悶,我氣他遲到進來連門都不敲大模斯樣沒有禮貌,回敬他說沈悶是個人感覺,因此悶是他個人問題,請他自行解決。
今天有不少孩子受成人生活污染,十分消費心態,隨時隨地要別人來娛樂他,取悅他。教會兒童工作,豈可墮入這個陷阱?
小人不易應付,我全神貫注過了一小時,十分疲倦,還不是小題大做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