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十二6)
從前如果有人在他的行為舉止端方有禮,不止他自己受人尊敬,更被譽為有教養、有家教,連到家裡的長輩也被譽及。反過來的是惡名遠播,所作所為為人所不齒,那不只他自己受人鄙視,更殃及家裡的前人,說他是個在沒有好好的受家教,如今說是家庭教育。
每一個家庭的成員,在他的家族裡都有血緣的脈絡,家裡的人都有承先啟後的承擔,這自然是一代一代的蕃衍下去。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責任,總是反躬求諸己,先讓自己立身處世不負前輩的所期。對於自己身後下一代的晚輩,也希望他們不會辱及家門,這就是教和養的問題,正是最重要的責任。
在現今的世代,一般來說物質是頗算豐裕的,常聽說是養比較容易,而教是相當難,這正是不少人的心聲。加上這又是競爭的世代,人人都忙到甚至連喘息一下的空間也沒有,就只能做到供養上讓子女一無或缺,那就盡了責任。
還有在教這方面,都有大家相同而又是錯誤的理解,就是小娃兒剛好站立得穩,僅兩歲多就送到接受學前教育,然後順序漸進由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出洋深造,這已是在教方面,交予學校裡的老師,自己又盡了責任。
這就是現今的教養孩童的方法,幸好的是得到了一些學問,解決了謀生方面的知識。至於怎樣立身處世做人的道理卻不大了了,短短二、三十歲的時光,變成這個樣子,又似是定了型,惜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