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堂能更新教會貼近社會


2430 期(2011 年 3 月 2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教會經常將「擴堂」掛在口邊,龐大的擴堂籌款額總會令人有遙遙無期之感。由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主辦,世界傳道會及那打素基金贊助的「為何要繼續植堂?」交流分享會於三月十一日,在播道會泉福堂舉行,講員們詳細分析植堂比擴堂重要的原因,當日共有三十二位教牧出席。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引用C. Peter Wagner的說話:「今日最有效的佈道方法就是植堂。」他分析香港的教會現況偏重於擴堂,數據顯示未來三年計畫植堂的有逾五百間教會,反之未來五年計畫植堂的僅有二百多間教會。而植堂的主要集中於中大型堂會及特大型堂會,胡坦言這樣的植堂猶如「開西隧」,無可奈何下的分流措施。

  他又根據數據指出,二零一九年政府估計香港將有七百六十多萬人口,而其中約四百萬將居於新界。零九年,堂會與人口的比例約為一間教會對五千六百多人,而教會同時出現中年化危機。他並提醒教會:「植堂時應有策略性,作長線考慮,例如港鐵沙中線的發展,未來地價會更貴。現時推算二零一九年,元朗將會成為人口增長最多的區域,約需增加四十五間教會以抵需求,其次是西貢和港島南。」胡最後建議,教會植堂時可考慮學校及已修例的工廠大廈作為聚會點。

  播道會泉福堂容建昌主任牧師分享該會植堂時的「血汗時刻」。該會植堂異象為幫助不能參與主日崇拜的人,盼能做「入世的燈臺」,於是建立了「星期六教會」,無論崇拜、主日學、信徒班或團契全於星期六舉行,結果非常成功。容牧師又笑言植堂後自由度更大,能有很多新嘗試,他舉例說:「從前執事會總是連開幾小時,很磨人!但我們平時卻以電郵執事會,兩個月才見面一次正式開會,因常溝通,每次開會只消一小時。」

  中華基督教會天愛堂陳勉宜主任牧師於天水圍植基層教會,他說:「要服侍貧窮人不一定要到籠屋,屋村已有!天水圍很多新移民,大部分居民都是次文化群。」他續指,新堂八成資源用於佈道工作,他坦言「沒有一個方法用效好過以植堂去傳福音」。該教會有近七成為新信主信徒,他認為:「新堂易留新人,容易投入,他們事奉機會又多,新領袖不斷產生。植一間不過一百五十萬元,又很快能自養,為何不植堂?」

  「如果香港沒有人講植堂,香港教會便有禍了!」加拿大OnTrack Ministry總幹事趙錦德牧師不諱言,更笑言植堂能為母會「排毒」(例如更新一些僵化了的行政、人事、聚會模式)。他指世代改變太多,牧者需真正感受一下,尋找迷失的羊。他最後以外國地方教會Mosaic Church為例,說:「有些Mosaic Church沒有固定聚會點,每星期靠手機短訊通知,甚至到夜總會崇拜,真正的走入人群中,我們該問自己,是否一定要有地方才植堂?」

▲胡志偉牧師指,植堂是最有效的佈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