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會的基督徒,在如何看待猶太人飲食律中的潔淨規條的時候,常常會起爭論。耶穌明確告訴門徒,「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太十五11),使徒也同樣勸勉眾人,「在清潔的人,一切都是清潔的」(多一15),但總有些人心存不安,惟恐因飲食的不潔淨而得罪上帝。殊不知,與外在的食物相比,內心的純潔和誠實才是最要緊的。
魯益師(CSLewis)有一個「骯髒鏡片」的比喻,意思是說,我們可以透過顯微鏡、望遠鏡這類的身外之物,觀察我們想要觀察的對象;但是要認識上帝的話,我們只能透過我們自身,透過我們整個的自我。 「一個人的自我若不保持清潔明亮,他對上帝的認識也會模糊不清,就像透過骯髒的望遠鏡觀月,看到的月亮是骯髒的一樣」。
有時,我們看人、看事,覺得一片灰暗,沒有一塊乾淨的地方。其實,陰雲密布的,不是外部的世界,而是自我的天空,是自我的晦暗心理在作祟。一旦我們以優越感自居,就很容易把別人看成問題人物。當我們想忿忿不平地指責別人的時候,首先不妨檢查一下我們心裡頭的那塊鏡片,也許已經夠髒的了,需要徹底地清洗。
鏡片乾淨了,我們的視角才會清爽、開闊,對周圍世界的看法也會發生改變。回過頭來看看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原來有不少的可愛之處是以前從未發現的。如此,對自我和所處環境,會變得欣賞、接納。撇開自我中心的魔障,目力所及的一切,都變得清澈透明,原來天地是如此的寬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