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非」發生在教會


2348 期(2009 年 8 月 23 日)
◎ 教會之聲 ◎ 梁銘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經云「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這不單是大公教會的自我認許,也是社會人士心中的形象,所以對基督教會的要求,也相應比其他宗教來得多一點。

  作為基督徒的,偶爾到馬場或賭場稍作消費,不要說教會人士怎樣看法。往往也成為非基督徒友人的笑柄。更遑論其他婚外情、賄款等問題。

  由是教會隱隱的以社會良心自居,為時代把脈斷症。

  一些社會人士看為中性的、爭議性的現象,教會秉著社會良心、時代先知,甘冒大不諱的振聾發瞶,開聲責備、反對。

  但當一隻指頭指向別人的時候,不要忘記有三隻指頭,暗暗的朝向自己。毋忘有自我審判的勇氣。當教會勇敢責備社會的同時,對內部所發生的一些是非問題,又落得束手、笨拙、逃避,那就顯得矯情了。

  倘若內部所發生的事件屬乎嚴重性的罪行,尚有法庭與「教會紀律」去處理。雖然結果不都盡如人意,是懲戒、是譴責、是協導,至少已有鮮明的交代。

  但一些較隱晦的問題,由恩怨、利益、矛盾、誤會等所引發的糾紛是非,那就難於處理了。因為本身原沒有客觀性、明顯性的黑白、對錯,全在乎主觀性的解畫。而解畫的過程中,雙方都可以理直氣壯,打著「為真理」、「為公義」、「為教會」.......的旗號。更甚的是各有支持者,他們的熱心、打氣會比當事人更著緊,於是成「群」成「勢」的,更難收拾。

  倘若事件發生在個別的信徒身上,還比較容易解決。因為由教牧、長執這些屬靈領袖去處理、調解。他們有一定的屬靈權威被尊重、被接納;他們有一定的屬靈教導柔化人心。

  曾嘗試致函某外會所熟悉的兩位信徒作規勸,她們的吵鬧著實使教會陷於不安。她們的回信中表示歉意與悔意,其中一位更說是帶著眼淚哭聲的讀信。

  但當糾紛是非發生在教牧層、管理層的時候,問題就複雜得多了。他們或許是講壇精英、是釋經能手,所以自我保護就更屬靈化,似乎再難有「屬靈的權威」者可以介入去排解。最後只有不了了之。但已是一身傷痕、結疤永誌。復和的福音,只是「講人自講」嗎?不可以是生命的經歷嗎?

  也許當中有信徒秉著耶穌心腸「看著就憐憫他們」,奈何有心無力,只有痛心疾首的付與代禱中;也許有一大堆的後遺症,蠶食著本來已經是軟弱的信徒,叫自己更有後退的理由。

  教會畢竟是地上的群體,難免有人與人、人與事的牽連。預防勝於治療,惟願心意更新而變化。在愛中建立自己,及時堵塞截斷可能引發是非的渠道。

  

梁銘(禮賢會紅磡堂顧問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