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進深聖樂課程
 反思崇拜詩歌與我何干?


2348 期(2009 年 8 月 2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左起郭子科先生、陳康博士、倫國平牧師,譚靜芝博士及羅炳良博士。

  香港基督教聯會教育部音樂促進組於八月十三日晚上,在聯會禮堂舉行進深聖樂課程第一課,主題為「歌詞與我何干?—崇拜詩歌的反思」,當晚共吸引了逾百位學員參加,聚會由陳康博士主持,羅炳良博士從音樂角度分享;譚靜芝博士從神學角度分享;倫國平牧師從牧養角度分享。

  羅炳良博士認為歌詞透過音樂來反映神學、寫意、結構、效果及變化。他表示在帶領會眾唱歌詞時,要懇求聖靈讓每個信徒成為謹慎的崇拜者及敏銳於安息觀念、將主權交託主,讓每個歌詞、音符及動作都成為敬拜神的內容。羅博士透過「耶穌恩友」這首詩歌,又為它編了不同的音樂,希望讓會眾明白同樣的歌詞,因?不同的音樂,帶出來的信息是不同的。羅博士認為信徒的心態很重要,在處理神學應抱嚴肅的態度,因每個和弦、音符都很重要,只有優秀的詩歌才可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進深,享受詩歌意境。其實音樂神學並不枯燥,音樂是藝術品,同一首詩歌,不一定每人都想到同一樣事情,正如每人看聖經都有不同的領受。在崇拜時,選擇適當的詩歌很重要,例如,在認罪時,不要彈奏喜樂的詩歌。

  譚靜芝博士從「崇拜的神學反省.神學反省的必要性」分享,她認為教會對詩歌神學有誤解,認為神學乃實用性低、不切實的知識追求;宗教職業制度中的必然評估;只有思考型的信徒或傳道人才參與,一般信徒不需要參與其中。以致造成不利的環境,崇拜詩歌缺乏一個反思的環境,還使信徒缺乏禱告語言。她建議教會在崇拜詩歌時建立神學普及語言,以核心信仰或聖經群體語言為本以至達到合一的趨向。她提醒學員思考今天的詩歌創作是否建基於福音的真正核心,因崇拜不該與生活脫節。她認為詩歌應該與信徒的信仰有直接的關係,要有神學的重心。

  倫國平牧師認為現在的信徒活在個人主義世代,太看重感覺(feeling),他引用詩篇一百五十篇,講述詩人呼籲信徒用各種樂器讚美神,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他。他認為聖經就是「天書」,還需要有「地書」,「地書」就是信徒對神的話語。他奉勸信徒小心被當代潮流影響了詩歌,音樂就是信息,因此不適宜用無望的音樂表達有望的詩歌,以悲慘的音樂去讚美神。神學非常重要,其可避免魔鬼乘虛而入。倫牧師堅持敬拜是神要信徒遵守的命令,以詩歌讚美神,是自然回應。而神的包容度很大,可以接受不同的讚美形式、方式,但神的教義卻是絕對的,神學不可有偏差。他建議教會可透過主日學或敬拜教導的聚會,教導會眾該如何透過詩歌敬拜神。

  倫牧師更認為信徒應該回到聖經,神會親自教導信徒,信徒不屬於這世界,是逆流而上的。詩歌很重要,其充滿教義、讓人更認識神,不要讓「感受」主導我們追求神,而是要出於真理追求神。最後,大會邀請了該聯會教育部音樂促進組組長郭子科先生致謝及禱告結束。郭子科先生表示,希望信徒可以繼續參加該課程,明白詩歌崇拜的真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