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8 期(2009 年 4 月 5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有作者在專欄中感喟:「這些唔知自己想點」的青少年,將來的日子會怎樣過呢?言下之意是悲觀的,「唔知想點」意味著沒有人生目標和方向,意味著渾渾噩噩虛度此生。
不過,回想自己少年時,也曾經「唔知想點」。那時升讀大學殊非易事,無論是經濟或學歷要求都很高。家人問我,中學畢業後有何打算,我搔搔頭,沈吟半晌,好不容易才擠出:「想做記者。」家人瞄瞄我:「你這麼瘦弱矮小,能當記者嗎?很辛苦的啊!」這念頭便立刻打消了。
後來想,不如去投考護士吧。可人家看我會考證書的英文譯名跟身分證串法不同,叫我去辦宣誓手續再來,我嫌麻煩,沒有再回去。然後聽同學提議,試試投考師範吧。如此這般投身於教育工作,一幹,便成了終身職業,而教育理想,亦從那時起,在實踐中慢慢建立起來。
所以,年輕人「唔知想點」其實是正常的,只有少數人受到家人或師長的啟發,才會早早立下志向並向目標努力。當務之急,應該對那些「唔知想點」的年輕人提供適切輔導,給予嘗試的機會和空間,幫助他們早日找到自己該走的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合辦信仰清談講座
聯合立聖餐日崇拜
舉辦受苦節崇拜
「跨越低迷·迎向復活」佈道會
「人生有望」復活節佈道會
「愛的希望」復活節音樂見證佈道會
「教會如何牧養特殊兒童」講座
「權衡輕重—教會與《版權法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