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也微調


2318 期(2009 年 1 月 25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育局用以取代母語教學政策的教學語言修訂方案,昨在立法會被狠批有九宗罪,小學界不滿教育局每隔六年才評估中學的『彈性班』(即變相英文班)和中文班數目,這或令合資格接受英語授課的初中生,在彈性班學額限制下,被錯編入中文班。兩大教師工會認為在二零一零至一一學年推行新方案過急,要求押後至二零一二年才實行。」

《蘋果日報》16.1.2009

  十年前信誓旦旦說要貫徹到底的「母語教學」終於「微調」,令人不禁孤惑,於今年九月正式推出的所謂「新高中通識教育」,又會否在幾年後宣告「微調」?

  相比於母語教學,「通識教育」其實更加冒進和風險極大。母語教育涉及的只是教學語言的問題,對於學科本身,不論是知識內容和考核標準,基本上沒大影響。但教育局幾年前提出的「通識教育」,卻是一刀切的改變了現行的整個中學課程結構,大幅度削減了許多傳統學科(如物理、地理、歷史、經濟),而加入了六個所謂「通識科」,要求將來所有高中學生必須選讀其中四科。

  期許學生具備通識視野,沒有人會反對。但教育局的最大謬誤,是把「通識」(liberal Studies)作為一種處理知識的「方法學」(methodology),改變成一個「學科」(subject),由此炮製出六個學習單元來,分別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與環境」。這些「偉大」的題目拿來作為學校週會的主題或班主任課專題研討是可以的,也肯定有助學生提升視野,但將它們當成一個科目,由中四唸到中六,又要設立考核機制去評分,就是緣木求魚,難於登天了。

  真正的通識,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中國古代訓練人才是通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可謂文武雙全、裡外相通,是一種全面的訓練模式。西方文藝復興時代,鼓勵人涉獵天文地理、哲學神學、藝術機械,也是一種強調「跨科際」(interdisciplinary)的結合。

  英國大思想家培根曾說:「歷史使人有智慧,文學使人機智,數學使人思想精密,科學使人有深度,倫理學使人變嚴肅,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擅長辯論。」真正的通識,正是在各種學科中融匯貫通,擷取智慧,而不是在學科以外加一些「通識科」,這乃捨本逐末,不失敗幾稀矣。

  幾乎可以斷言,新高中通識教育,幾年後一定「微調」。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