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客人


2300 期(2008 年 9 月 21 日)
◎ 靈修果園 ◎ 陳倩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旅居外國的日子,很常看到用家接待客人的例子。初期是到別人的家作客,後來自己有了一個小天地,也學習開放家接待朋友,有時是接待過路客,有時是在家中舉行各種聚餐、聚會等。

  接待過多少人?也實在不可而知,反正自己做了甚麼的好事,最好是左手不知右手事。自己忘了沒所謂,若真的是蒙上帝喜悅的服事,就讓上帝記念好了。

  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十三2)接待一詞在不同的英文翻譯本里可以看到更豐富的含意。在NIV的譯本裡是 「to entertain」, 我們現在對entertain的理解不一定是接到家中來,也有「娛樂」客人,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可能是早上帶客人去散步,下午去「血拼」,再來晚上看當地的夜景等。

  兒童版的NIV就很直接的譯成“welcome strangers to your home”,就是要接到家裡來款待。

  Net Bible譯作“hospitality”,意味著主人要好客,殷勤地招待家裡的客人。

  作者提醒我們要以愛心為動機,至於如何接待,到家中或不在家中可能要看當時的人事、地理、環境和國情。回想起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環境,卻實有不同的接待習慣。

  如今定居在東南亞,接待客人不一定需要帶到家裡來。客人也許喜歡住酒店。又因一般上的酒店都不會太貴,就好辦事了。反而要帶客人去品嘗各種美食,參觀這裡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才使客人愉快。

  為甚麼要接待客人?希伯來書作者說:「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聖經最出名的例子可數亞伯拉罕和羅得,前者因接待兩位神的使者,被告知撒拉將會懷孕生子,後者因接待兩位天使而保存了性命。

  我想大部分的我們都不會真的接待了天使,但被我們接待的人也許有一天成為我們的天使,在我們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