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正音


2300 期(2008 年 9 月 21 日)
◎ 文林 ◎ 李德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筆者拜讀姚志華弟兄〈一些字音的商榷〉(刊於貴報第2298期〈教會語文漫談〉專欄)一文,文章談到一些常用字的粵音正讀問題,並引「粵音權威何文匯博士」的見解為據,文中若干觀點筆者未敢苟同。

  首先,語言是大眾的,從來不是以一、二位「權威人士」的標準為依歸。筆者也堅持「正月」應讀成「晶月」,因避秦始皇嬴政諱,「正」讀成「晶」,二千多年來一直如此,早已約定俗成。但筆者反對「綜合」必須讀成「眾合」,「愉快」必須讀成「娛快」,理由是所謂「正音」大眾並不接受。所以,筆者同意姚弟兄所說,「讀作『宗』也無傷大雅」,不用責令教會兄姊強跟字典「正音」。

  筆者在網上查《粵語音韻集成》電子版,「綜」字也收錄了「宗」音,是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張群顯博士的見解。可見日常用語也要事事訴諸權威,實在多此一舉。君不見「正音專家」認為「時間」應讀作「時奸」,「橙色」須讀作「倀色」(這是字典可以查到的「正音」),除惹來口誅筆伐,有幾多人會接受?筆者欣賞一些牧師讀「復活」為「埠活」的堅持,因為這讀音只限於「復活」一詞,大概不會讀成「人死不能埠生」或「經濟埠蘇」吧?正音博士說「智慧」讀成「智畏」是錯的,筆者同意。但我們一定不會將「秀外慧中」讀成「秀外畏中」,「賢慧的妻」讀成「賢畏的妻」。這些完全毋須商榷,各行其是不就更好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