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與簡體


2300 期(2008 年 9 月 21 日)
◎ 教會語文漫談 ◎ 姚志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月前,我往馬來西亞探親,順道參加當地基督教會的主日崇拜。我發覺當地教會的刊物有個特別現象:繁體字與簡體字夾雜使用。例如,在主日週刊的版頭寫著「基督教巴色會斗湖堂」,這是繁體版;在同一份週刊的報告事項中,出現「凡?名?加儿童?者可???T恤」,這是簡體版。在香港的教會,上述繁簡夾雜的問題不大,因為它們大多一律用繁體字。

  香港基督徒不用學簡體字嗎?不是的。隨著香港與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的交往日益頻密,香港基督徒往這些國家短宣或探訪教會的機會漸多,對簡體字須有基本的認識。今期拿幾個特別的字跟讀者談談,它們都是「既繁且簡」的。

  一是「了」字。作為繁體,它主要用作助詞,如:中秋節來了。但「了」也可作為「瞭」的簡體,「了如指掌」的繁體是「瞭如指掌」。

  二是「干」字。它一方面是繁體,組詞如:干擾、干涉。另一方面,它也可作為「乾」和「幹」的簡體。聖經裡有個人叫做「亞干」(書七1),若誤把這裡的「干」視為簡體,則轉換成繁體時就出現「亞乾」或「亞幹」等笑話了。

  三是「后」字。作為繁體,它主要解作君王的妻子,如:皇后。但「后」也可作為「後」的簡體,在簡體版的書刊中,我們便看到「后面」、「后悔」等詞。對香港信徒來說,始終看慣「後面」、「後悔」這些繁體寫法。

  此外,「沈」和「余」兩字都是「既繁且簡」的,若不認識這一點,就可能會誤把「沈先生」轉換成「瀋先生」,「余小姐」轉換成「餘小姐」了。

  讀者如對本文的課題有興趣,可參莊澤義編著的《簡繁互轉易錯字辨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