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在家中吃早餐


2275 期(2008 年 3 月 30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都市人生活忙碌,很多時一日三餐均外出用膳,有研究顯示外出用膳會增加肥胖風險,特別是中央肥胖,因為腰圍和臀圍會增加,亦會出現高血壓和膽固醇,特別是早餐的影響最大。」

《am730》18.3.2008

  香港人很少在家吃早餐,孩子也多習染了出外吃早餐(甚至不吃早餐)的惡習。有調查顯示太多在外面吃早餐會增加體重和中央肥胖的風險。而年紀小小的學童不在家中吃早餐,對其成長和家庭歸屬感恐怕也有不良影響,只是這方面的研究不多,未能提出有效證據而已。

  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子差不多百分之一百是在家中吃早餐的。那日子母親多是全職主婦,大清早就起來為兒女預備早餐,有的做飯,有的?粥,有的簡簡單單的預備麵包麥皮,加一杯煉奶,就是一頓營養豐富而溫情洋溢的早點了。孩子因為早一晚沒有電視看或上網,最多是聽聽商業電台的「大丈夫日記」(林彬、尹芳玲等是主角),十一時前多已上床睡覺,所以翌日早上起床沒大問題,不用跟父母拉扯角力,而一早起來就有爸爸媽媽在家中,心情舒暢得多。

  八十年代開始,因為樓價急速?升,許多母親也要外出工作,取而代之是菲傭為孩子預備早餐。但因為父母多已外出(又或是前一晚有應酬或工作至深夜而仍在夢鄉),孩子起床又不情願,情緒極為暴躁不安,許多連早餐也趕不及吃就匆忙上學。間中有些父母為了補償對子女的「虧欠」,就乾脆帶他們先到「麥當勞」吃早餐,順便簽手冊和看功課,類似場面屢見不鮮,也是香港親子關係的特色。

  孩子起床後沒有父母在身邊,也沒有一頓正正經經的家庭早餐,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和情感需要是不容忽視的破壞。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2)曾經說過,孩子的早餐最好是一塊烘烤得恰到好處的黑麵包,或者加點牛油奶酪,或者甚麼也不加。讓我們加一句按語,這塊麵包最好是母親為他預備的,而且有父母在身旁一同吃。

  這一代的孩子出了許多問題,「童黨」這個名詞好駭人,坊間也常要求政府多撥資源救救孩子。但孩子的父母去了嗎哪裡呢?在孩子起床最需要他們時,他們許多仍在夢中,不知道也不理會兒女身在哪裡,這才是孩子變壞的最大原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