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來,鮮有被人重視的南亞體,突然被社會人士關注起來,原因是愈愈多的南亞人士遇到社會上的歧視;工作得不到合理的工資,遠超過香港人的失業比率、生活困難、犯罪率日增、邊緣的青少年和吸毒人數增加等等,這些情況均被傳媒、政府及社工團體留意,其實,我們若要牧養南亞人士,也必須對他們有多方面的了解。
南亞人士湧港的原因
南亞人士是指由南亞地區來港的居民,他們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尼等地,而在港的南亞人士以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三族為主,人數約八萬多人。一九九七年以前,印度人在港多是經商或工作;巴基斯坦人較多從事地盤及保安工作,而尼泊爾人則主要是當英國的「据喀兵」。但回歸後,因基本法給予他們居港的權利,故他們的下一代都在港出生;加上南亞地區政治動盪,因此,這就成了南亞人士湧港的一個主因。
南亞人士在港的處境
南亞人士與中國內地來港的新來港人士處境有點類近,但由於國籍的不同,在文化和言語上有極大的差異,不容易融入香港社會,而且居住環境不佳和就業困難,他們的處境是值得我們的關注;香港傳媒留意南亞人的處境,是緣於數年前約有百多名南亞人士,因失業成為露宿者,而他們竟佔用了旺角社會福利署的停車場,被社工發覺而曝光,之後傳媒便展開了一連串探討南亞人士處境的特輯,使身處同一天空下的香港人,發覺原來這班南亞人士的上一代,已在香港與我們共處了近百年,他們現在正面對的嚴峻的考驗,香港社會和教會當如何的幫助他們,讓福音的真光也照亮他們呢?
(作者為新福事工協會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