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的時候,西教士中以李提摩太最負盛名;而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則以李鴻章為紅人(見上圖)。至於一介教士李提摩太,而能與權重一時的李鴻章相識和相交,是有一段歷史過程的。因為在一八七五年二月的時候,英國翻譯官馬嘉理(A. R. Margary)為探測滇邊公路,而在雲南被殺,以致英方向中國索取賠償,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進行交涉。及後經總理洛國衙門大臣商議(見下圖),決定派出直隸總督李鴻章與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Wade)在煙台商議,終於一八七六年九月十三日簽訂了《煙台條約》。
當李鴻章從天津到煙台商討簽約的時候,隨從官員和士兵不少患上瘧疾和痢疾,中醫極為朿手,其時李提摩太適在煙台,於是介紹這些官兵到教會醫院診治,而李提摩太牧師本人存有大批金雞納霜(即見連)和止瀉藥,以此贈送李鴻章,給與患病官兵繼續服用,隨而痊愈,因此兩李認識。
及至一八七六年間華北發生旱災,李提摩太有見青州災情嚴重,故此首先將自己的錢和煙台朋友的捐款,先行放賑,為免放賑混亂生事,是採用耶穌施行五餅二魚神蹟的方法,叫人一排一排的坐下,人就不會擠迫,李氏隨而派發賑款,官府監視,亦覺善法;李氏把賑款派發之後,又叫大家安靜下來,他向上帝祈禱懇求上帝老天爺早日開恩降雨,解決旱災。因為政府是不准私人放賑,李提摩太向上海教會勸捐,並且又得江蘇、廣東各界捐款,並派出代表到山東聯合李提摩太與官方一同發賑,有民間捐款參與教會一同賑濟,是開中國教會先河,李鴻章是得知其事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