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7 期(2005 年 8 月 7 日) ◎ 交流點 ◎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副教授)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人人做記者」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有助市民對周邊的環境有更大的觸覺,甚至有更強的責任。但當這所謂的觸覺變成一種窺伺,責任變成一種為自己利益想時,「人人做記者」就不再是一件好事。這正是駱慧姊妹對《頭條日報》做法的憂慮。事實上,令我最擔心的,莫過於當窺伺成為社會的大氣候時,人與人的信任將逐漸瓦解,人的社會生活也將陷於恐慌。這令我想起文革時代人對人的窺伺和祕密舉報。時至今日,文革時代所帶來對信任的破壞還未在人民中康復過來。我的擔心可能過敏,但若公眾和新聞工作者對傳媒不加以監察和批判,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此外,令我擔心的,《頭條日報》做法可能會有更多「製造」新聞的出現。數年前,有傳媒為了增加銷售製造了「陳健康」事件。這事件是傳媒的羞辱,也是對市民的侮辱。然而,當新聞走向娛樂化時,「製造」新聞就變得有需要了。我不願看見《頭條日報》走這條路,但這有賴閱讀者的素質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