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神話故事中「牛郎織女」的淒美結局,讓天上人間不能逾越的愛情,訂下一年一度的鵲橋會,以慰其相思之苦。那種為真愛等待的情愫,已在世風日下的今天,逐漸逝去。 究竟是甚麼樣的銀河,隔開夫妻、父子、教會肢體的相會呢?
銀河兩岸
快到七夕,這在台灣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為慶祝這個「中國情人節」,商家和傳媒絞盡腦汁,出盡法寶的宣傳,鮮花、香水、巧克力等禮品將城市裝點得浪漫又引人遐思。這原是神話故事中「牛郎織女」的淒美結局,讓天上人間不能逾越的愛情,訂下一年一度的鵲橋會,以慰其相思之苦。那種為真愛等待的情愫,已在世風日下的今天,逐漸逝去。
是甚麼樣的銀河,隔開夫妻、父子、教會肢體的相會呢?現代人的離婚率遠高過結婚率,對婚姻的期望和信任愈來愈低,即使在教會亦不能例外。親子關係式微,肢體相親相愛的指數低落,蔡元雲醫生說得好:「重建香港人對文化和價值觀的正確觀念,是香港的當務之急」。真愛值得等待,在真理中信靠神。
任何破壞關係的行動和言語,都已超出神建立關係的美意;任何因社會文化和標準,而限制住對真愛的追求和期盼,也都輕看神造男造女的巧心設計。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更願天下眷屬都是有情人!三位一體的神觀是我們要好好默想的課題。
巴黎左岸
有一年冬天,懷對歐洲的無限憧憬,和友人一起去旅行,來到浪漫濃郁的巴黎,大部分的團友都去紅磨坊看表演,留下三兩人在露天座喝咖啡,那杯咖啡只能算是一大口,但溫暖、香濃讓人回味無窮。左岸的夜色迷人,我們在月光下徘徊,不理會冷冽寒風。那一次對浪漫情懷的滿足,竟然可以免疫於後來生活中偶現的枯燥或乏味。
神給我們一個寶貴的應許是滿足,祂可以用上好的麥子讓人得到滿足,也可以用各樣的恩惠讓我們的喜樂得到滿足。「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把你從埃及地領上來,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八十一10)認識神的全知全能全在,是我們面對世上不同難處時的安慰。
海峽兩岸
年少以來,一直欣賞現代詩人余光中的新詩和散文,他出生在中國,以流亡學生的身分在台灣定居,有很長的時間在香港中文大學教中國文學。他常常在文字表達中對故鄉無限的懷念,他非常出名的兩句詩:「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他每一次對兩岸惡劣的對話,在文字都表現出情何以堪的憂戚。
近期,兩岸似乎有好轉的溝通,台灣美味道地的水果和農產品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隔岸上市,也打破「台灣人是吃香蕉皮長大」的誤會,希望兩岸能持續保持善意的交流,不再文攻武嚇的攜手共創明天。
耶穌與岸
伊甸園事件讓神人中間,也出現了一條河岸,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可以接送,因為相隔甚遠。耶穌親自成了那道橋,為世人開了一條永生的路。然而,走在這條路上的人,走走就忘記自己原本是個罪人,忘記耶穌曾付過的代價。
耶穌常在離開岸少許的水邊,坐在船上傳天國的道理,因為太多人擁擠他,祂求得更寬闊的空間可以看到所有的人。人與人之間也是需要空間,空間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思考自己不過是一個蒙恩的罪人,在恩典中不斷與神保持相會,求得與人相處的智慧。
耶穌也喜歡離岸去到人的中間,讓祂的能力直接遮蓋或醫治有需要的人,祂從未期望我們一直綣在神的保護,自戀或自怨。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罷!」(可五35)即便在水中央,仍有風浪,耶穌明白我們一切的困境。
耶穌最後一次在岸邊,為門徒燒烤魚和餅,為的是體貼人在白費力氣後的絕望,只有完全的倚靠祂,並在重新得力之後,起來繼續奔跑天路,完成大使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