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嚴面對生死~教宗給我們的一堂課


2120 期(2005 年 4 月 10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上周日(四月三日)凌晨在寓所病逝,終年八十四歲。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悼念活動上,教宗助手向十多萬聚集的信徒宣讀教宗的臨終遺言:「以愛打造心靈,結出和平之果。」

  對於這個充滿暴戾和仇恨的世代,沒有一句說話比教宗這句遺言更加有力。雖云冷戰已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結束,但人類社會面對的挑戰和威脅可謂有增無減。人權主義、種族和宗教分歧、恐怖襲擊、環境生態危機、全球化的衝擊,以至科技泛濫帶來的狂妄自大,無一不嚴重威脅人類的安危。人扮演上帝,人自以是的以上帝(或上帝的代言人)自居,正是人類走向滅亡的第一步,歷史早已作出警告,只是人類往往冥頑不靈,對面臨的災難視若無睹。

  臥病在床的教宗,肉體雖然軟弱,心靈卻比任何一個人清醒。陪伴在側的山德里大主教讀出教宗的遺言,可謂字字珠璣,直指人心:「對於人類,有時候似乎會迷失及受制於邪惡力量、自私和恐懼,但復活的主獻出愛的禮物,就是寬恕、和解及重新打開通向希望的靈魂......以愛打造心靈,結出和平的果子。」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位二十六年,從一九七八年冷戰未結束、東歐及蘇聯未變天,直至廿一世紀初整個世界翻天覆地的改變了,他目睹和經歷的一切,叫他有這個感觸和願望。

  教宗作為全球十三億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在政治見解和道德倫理上有他的信念和執,其中亦有值得爭議的地方。但作為一個人,他晚年面對柏金遜症和痛苦的煎熬—就像世上任何一個老人家,他卻毅然勇敢的承擔一切,從不屈服於肉身的軟弱。教宗曾在八四年宗座牧函《論得救恩的痛苦》中,說明他對受苦的理解,並解釋何以苦難能令人釋放。他認為只有苦難才是人類學會忍耐的原因,而透過忍耐,人就能生出希望,明白到苦難不能奪去生命中更美好的東西—尊嚴。那幾年間教宗曾兩度遇刺,腹腔受槍傷,他對苦難有切身的體會。

  去年教宗八十三歲生日時,他的體力已大不如前,但仍充滿幽默感的說:「我是一個八十三歲的年輕人......身體狀況或年歲日增不會是完美人生的障礙。主不會看身外物,只會看靈魂。」到上月底他病情更為嚴重,在病榻上他告訴身旁的人:死亡只是通向永生的一扇門。教宗在人生最後一程所展現的信心和氣魄,實在叫人感動。

  「以愛打造心靈,結出和平之果。」教宗留下寶貴的遺言,不論對人類整體或個人,同樣需要身體力行。

  而對一國兩制下的港人,以愛化礙,在各樣限制下活得有尊嚴,不亢不卑,也是我們所需要好好反思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