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二個聖誕節,對全身癱瘓的斌仔(鄧紹斌)來說都是沒意義的日子,是另一個『等死』的日子,但在昨晨,他面帶笑容接受本報專訪時輕聲說:『今年聖誕佷不同,我開心了很多。』......現在,他每日都充實而有目標:定時練習呼吸、坐輪椅。斌仔相信,明年聖誕,他可以坐在輪椅上走出醫院,去逛一逛。。」 《明報》25.12.2004
剛過去的聖誕,斌仔學會了呼吸;但在那幾天,南亞海嘯吞噬了十多萬條寶貴的生命,洶湧的海水一下子窒息了無數生靈的呼吸。
有問生命在哪裡?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生命就歸於無有。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聖經記載上帝將生氣吹在人的鼻孔裡,他才成了有靈的活人。呼吸原是最重要也最平常自然的東西,與生俱來,但往往又為人所輕忽,以為是理所當然,不懂珍惜。從呼到吸,從吸到呼,那「一息」轉折,就是生命的祕密所在。世人的宗教多重視呼吸,佛陀釋迦牟尼把「呼吸觀」稱為二甘露門之一,由此可入道。基督教信仰也看重呼吸是生命的鑰匙:「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一四六4)
生命在呼吸之間,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好好的呼,好好的吸,為可以呼吸而感恩。癱瘓了十二年的斌仔,一直倚靠呼吸機呼吸。去年聖誕前做了手術,在體內植入了一個呼吸起搏器。只要在皮膚外接通電流,橫膈膜受刺激,肺部便會脹大縮小,像常人那樣呼吸。當斌仔開始練習這樣呼吸,他形容那種感覺好奇怪:「空氣走入身體裡,凍凍的,橫隔膜一下一下抽動,像打了大大的噎。」失去呼吸能力的人能夠重新呼吸,才驚覺呼吸的奇妙和可貴。鼻子微微抖動,肚皮一起一伏,原來都不是必然。
大海的海潮,一漲一退,就與人的呼吸相若。印尼蘇門答臘九級大地震引起的世紀大海嘯,狂濤巨浪席捲逾廿萬生靈,就如人的呼吸突然脫離常軌,在那一瞬間,體內千萬細胞隨之夭亡,那種威力使人震懾。相比之下,人類只是滄海一粟,有若宇宙中的微塵,試問又何足掛齒。
趁著白日,當愛惜光陰好好生活。上帝是活人的上帝,就在祂給我們一息尚存的日子,好好的呼吸每一口氣,盡心盡意每一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徵文比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