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兒童學習興趣
 創意培育


2087 期(2004 年 8 月 22 日)

◎ 家教會 ◎ 朱綽婷


  提起創意,很多時我們都會聯想到一些驚天動地的事,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貝多芬的音樂,達芬奇的多元才能等。能製造出新的發明,固然是創意過人的引證,然而,創意其實也可以很生活化的。

  很喜歡趁課堂交接的空檔,跟學生玩智力問答遊戲,在一問一答的往來之中,往往衍生出不少的妙點子。

  8的一半是甚麼?一般的回答是4,有備而來的腦袋會把答案扭轉一下,變成3或0。不甘於現狀或不甘後人的,會把答案再翻轉,把數字8橫放變成代表無限的符號,那麼8的一半,就變成英文字母的M或W了。

  不甘於現成想法,勇於求變的態度,就已是創意的體現了。又或再簡單一點來說,創意就是一種拒絕重覆自我的態度。因此,我很深信創意是可以後天培育,而非百分百與生俱來的。

  封箱膠紙除了在颱風襲港時用來貼玻璃,還可以用來做甚麼?

  筷子若不用來夾菜,又可用來做甚麼?

  假如牆上多了一道門,你猜可以去到哪裡去?

  若電視機壞了,可以變成甚麼循環再用?

  這些都是隨時隨地也可以跟孩子玩的腦力激盪遊戲,最初孩子的回應可能會較為貼近現實,父母可以給小朋友一點提示,如封箱膠紙的軸蕊可以成為模型車的輪胎,若能把實物交與孩子把玩,更能刺激他們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