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8 期(2003 年 11 月 23 日) ◎ 交流點 ◎ 龔立人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說回來,平機會代表反對歧視,並高舉每個人應享有平等機會。雖然目前平機會只集中處理性別歧視、對殘障者歧視等等,但平機會本身的運作應充分反映它對平等機會的肯定和實踐。意即,縱使當下還沒有就某些歧視事件立法,但平機會對自己的要求要比法例的範圍更要廣和更深。否則,它如何可以向公眾推廣平等機會意識。因此,問題不只是王見秋是否有權解僱余仲賢,更是王見秋是否讓余仲賢有自辯的機會。後者的要求可能已超出一般僱傭條例的要求,但對平機會來說,這要求是合理,因為這更能反映它對平等機會的信念和支持。然而,令人失望,就是王見秋和大力支持他的鄔維庸並沒有這意識,反而不斷肯定自己是政治的犧牲者。當政治下的犧牲者成為王見秋的意識時,他變得瘋狂,以致向傳媒發放平機會的機密文件為自己辯護。他的請辭不是因他被人遺棄,而是因他一錯再錯。
執筆之際,鄔維庸說,「決不會向惡勢力低頭,決不會辭職(平機會委員)。」他更補充說,假如特首「炒」他,是政府的損失。對於這番言論,不知董建華有何感受。坦白說,鄔維庸走還是不走已沒有特別意義,因為沒有人可能會相信他。
或許,王見秋事件向我們說明,公職人員的道德操守要比雪更白、也要有維護真理的精神和勇氣。坦白說,基督徒也不易達標,但求上主加給我們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