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位行銷顧問,總括了自己多年推銷名牌礦泉水和珠寶的經驗,著書立說大談女性應為自己設計及包裝形象,建立好「個人品牌」,才能在女多男少的單身「市場」中脫穎而出,覓得如意郎君。
若我們把男女間的交往,簡化為婚姻伴侶的供求平衡,則市場推廣學於談情說愛這件事上,又確有大派用場的機會。
既然男少女多是個普遍存在於教會內外的一個現象,姊妹要在限定時間(被戲謔為「老姑婆」前),得到理想對象的垂青(條件愈好競爭愈大),就得設法表現自己,否則新娘夢就變得遙不可及。情況有點像一支置身於超市口腔用品專賣架的牙刷,若不想被其他同類所淹沒,就必需要凸出自己的過「刷」之處:不損牙肉的柔軟刷毛、徹底清潔口腔的鑽石刷頭、配合人體力學設計的刷柄等。能做到與別不同,自然增加出售自己的機會。
針對顧客的需要,刺激即時的購買慾,是市場行銷學的精髓所在。可是人對愛與親密的需要,又豈止於一時的衝動?憑藉美好無瑕的個人包裝,攫取了王子的心,若真面目給他發現了,這分愛仍能繼續下去嗎?即或精心設計形象能一直維持下去,但感情的發展卻要仰賴於「個人品牌」的保養,又會否叫人愛得太累?
曾聽過一個愛情故事,她年過標梅仍小姑獨處,雖對愛情不感絕望,卻認為妥善安排時間培養興趣,總比呆呆地守候實際,於是參加了一個業餘歌詠團,每週為到每年一度的公開表演而努力排演。沒想到她的認真投入深深地吸引著同團的一位男士,對歌唱的熱誠,把兩個人愈拉愈近;對理想的追求,把兩顆心愈扣愈緊。經過年多的交往,當他們決定結婚時,身邊的朋友都為她得到幸福而欣喜。
一直相信,能細水長流的,都是純粹的愛。而純粹的愛,往往是不經人工修飾,自然而然地在不知不覺中自發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