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挽回


2048 期(2003 年 11 月 23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同一日的報章,兩段並列的都是自殺新聞。

  左面一段報道一名浸會大學生,才二十一歲,便因為功課壓力和無法忍受歧視而燒炭身亡,剩下慟哭捶胸的雙親仰天長嚎。

  右面一段是名伶之子自殺,兄長從加國趕回港辦理其身後事的報道。記者說,作為名人之後承受的壓力難以估計,加上失業好一段日子難以適應新工作。

  都說壓力殺人,但壓力不過是產生最後結果的導火線,讓人走上自殺之路其實源於一些更難化解的心結。

  像浸大學生,報載他的父母一向要求嚴格,望子成龍之心不但溢於言表而且付諸行動,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承受的壓力是難以預計的,無論他做得多好,仍然達不到爸媽期望,加上從杭州移居香港,切斷了成長的根和友誼,也就失去了支持。

  至於名人之後,依我看,反不如失業的壓力來得大。會計師一向是天之驕子,忽然要接受裁員的命運,面子上實在擱不下,加上父母兄長已經移居海外,沒有親人的支援和安慰,要熬過這一關實在不易。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要怎樣才能挽回生命是很值得思考的課題,於是,我想起大江健三郎的一篇文章:請再等上一段時間。

  大江本來為自殺的孩子而寫,但放在成年人身上同樣有用。大江提議人們在決定做一些無法挽回的事情之前,請「再等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非常重要,因為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累積,許多想法就會改變,許多看來解決不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情況跟解決數學難題一樣。

  真的,只要有勇氣再稍等一下,只要再忍耐一陣子,便可以挽回許多寶貴的生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