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2 期(2003 年 1 月 5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兩件都是學校裡經常遇到的小事情,但卻發人深省。
露臍新聞裡的老師大學剛畢業,她認為穿衣有自由,所以學生轉班與她的衣著無關,只是學生程度趕不上而已。這位老師的看法跟大多數年輕老師一樣-我是我,我有我的自由和選擇,別人管不了。
問題是,儘管偶像當道,老師影響力大不如前,但畢竟與學生朝夕相對,或顯或隱地潛移默化著他們,老師的言行無可避免地成了學生的鏡子。所以,為師者對衣著打扮焉能掉以輕心?
至於如廁事件,對老師和學生都是惡夢。小時候,挺怕舉手問老師可否上廁所,因為老師們總是兇巴巴地說:「上課時間,不可以!」那時並不明白上課時間和上廁所有何關係,只覺得上廁所應該是「想去就要去」。
到自己當上老師,才明白孩子上廁所原來大有文章。有些低年級學生,上課坐得悶了,會上廁所走一走;有些學生則是心理作用,老是怕等不及小息,此外,還有引人注意型、無聊玩水型......總之花樣百出。
不讓他們去,他們會真的尿濕褲子,甚至「痾臭臭」,惹得人人掩鼻驚呼,那節課肯定報銷;任由他們去,就如走馬燈般團團轉,這個去完那個去,一節課就被這些「上廁所族」弄得七零八落。
說到底,我是「寧縱毋枉」的,只因上課事小,人道事大;所以湖北教育廳如此隆而重之宣布准許學生上課時間上廁所,實在包含了體諒和包容,是邁向「文明」的一大進步。
兩則小新聞,提醒為師者,身教要從個人形象開始,對學生愛心則由生活入手,做好這些小事,才能講教育改革的偉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