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2 期(2003 年 1 月 5 日) ◎ 市井心靈 ◎ 劉國偉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摩西談判失敗,埃及法老不單絲毫不退讓,更變本加厲,要加倍壓榨及苦害以色列人,摩西當然知道論地位和實力,他完全不是法老的對手,一個是超級大集團的總裁,另一個是從事厭惡性行業的「打工仔」,以摩西的才智,大抵明白這正是強弱懸殊的經典範例,只是那在米甸與神相遇的經歷、神的呼召、對神的大能的親身體會,讓他相信與法老面對面的談判,總會有神的庇佑,法老確實地位超然,但我們相信的是全能上帝,法老又怎可以與上帝相提並論!
這也是信仰弔詭之處,按上述邏輯,基督徒在世處事,理應無往而不利,但事實告訴我們,人生不如意事幾近十之八九,基督徒也不見得可以長期免疫,到底那裡出了問題?
本也是平常人的摩西來到上帝面前,質問祂:「主阿,你為甚麼苦待這百姓呢?」他所問的是歷世歷代無數沈痛心靈所問的一個問題:「為甚麼會這樣?」多少次,我們鼓起勇氣去面對挑戰,誰知換來更慘痛,甚至完全出人意表的結果。
我們一直相信憑著單純的信靠,就像小孩的天真一樣,上帝會為我們排除萬難,多困難的事也會水到渠成,我想,問題不在於單純與否,卻可能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墮進了一個if A then B的邏輯思維,心中早有既定的答案:「若我們全心信靠,這件事必然可以完滿解決!」然而,信心的終極指向是人對神的認識和投靠,並非以「信心」作為達成某一既定目標的手段,信心的道路本就帶有「即或不然」的成分,如此看來,就沒有甚麼結果是出人意表的,上帝是否按人的牌理出牌,又豈會完全受人的「信心」所牢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