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2 期(2003 年 1 月 5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放在本港現實的政治生態,三十六名港區人大代表可有作為機會不大,其代表性只可視作促進本港與內地交往方面的官方渠道;假若港區人大過分關注本港事務,必被批評為干預「一國兩制」了。從選舉結果看,我們亦不寄望這些人大代表確能反映民意,對權勢說真話。無論政治權貴或社會菁英,教內或教外,面對權勢而不下拜的愈來愈稀少。
近讀薩義德 (Edward W. Said) 著作《知識分子論》,提及要維持知識分子相對的獨立,業餘者較專業人士更好。筆者十分認同薩氏的見解,愈接近權力,屈服於權勢的試探就愈大,講真話就倍感困難。「對於當代知識分子而言,以往客觀的道德規範、合理的權威已消失,他們生活在困惑的時代,只是盲目支持自己國家行為而忽略其罪行......不是專業人士,為了奉承、討好極有缺憾的權力而喪失天性。」《知識分子論,82頁》當權者不可輕信,政客又不足以信,而知識分子的誠信亦受到考驗 !
「在我看來最該指責的就是知識分子的逃避;所謂逃避就是轉離明知是正確的、困難的、有原則的立場,而決定不予採取。不願意顯得太過政治化;害怕看來具有爭議性;需要老闆或權威人物的允許;想要保有平衡、客觀、溫和的美譽。」《知識分子論,84頁》 「教會更新運動」於一九九九年教會普查發現:全港人口有17.5%有大專以上教育程度,而本港教會信徒人口佔整體有33 %。從數目看,教會產生有信仰背景的知識分子不少,但就筆者觀察,大多有識之士已在建制內「馴化」(domesticated),而想講或敢講真話的信徒或不容於堂會,於是出走信徒當中大不乏人 !
求主興起更多不畏權勢、敢講真話的基督徒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