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踢波就可做碧咸


1984 期(2002 年 9 月 1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合和集團昨日舉行三十週年慶祝酒會,不少貴賓到賀,特首董建華也俾面出席.....。不過胡應湘向來說話直腸直肚,一談到『勞氣』事,便是一貫的『無面俾』,呼籲青年人不要嫌人工低便不工作,因為『不是人人踢波都可以做碧咸』!」《明報》23.8.2002

  「雙失青年」近十萬,社會上下費煞思量為他們找尋出路。身兼特區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的蔡元雲醫生,更是責無旁貸手執這隻燙熱的番薯,以蔡醫的仁心仁術,我想許多個晚上一定睡不著,決意為政府獻良策,希望可緩和有關問題。

  青委會先後拋出幾個可能的方案,包括「發牌」讓一些有心從事體藝或音樂事工的青年人晉身有關行業,其次是向中五學生提供在學實習機會以豐富其工作經驗,另外就是擴大已推出的「青少年見習就業計畫」使更多人受惠;蔡醫進一步指出,人起碼有八種智能,現時的考試模式只強調其中一小部分,徒為學生帶來挫敗感,故建議教育改革以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為主,並鼓勵他們走向體育音樂藝術等專業,為自己創造就業的空間。最後蔡醫苦口婆心的勸喻年輕人「先學做人,後學做工」,打好做人的基礎,才有條件談就業的問題。

  在特區眾多諮詢組織之中,青年事務委員會恐怕是最吃力不討好的一個。吃力,是因為青年人已是大人,已有根深蒂固的積習和生活作風,你即管動之以情說之以理,他們也可以「唔聽你支笛」,繼續聽他們的cookies;不討好,是影響青少年的「瓣數」太多,如教育制度、家庭、大眾媒介、商界、娛樂事業等,要影響它們並不容易,說得太多更會招來反擊。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青年人已享有最少九年免費教育,理應懂得緊張自己的將來,認認真真的為自己創造優勢。新加坡總理吳作楝疾言厲色的呼籲新一代要建立六種新習慣,肯捱苦和敢於創新。胡應湘則直言「踢波的人個個想做碧咸,但那些『手軟腳軟』的也要踢丁組、乙組,有鍛練才有升組的機會。」言下之意是肯從低做起。

  如果說面對十萬「雙失青年」,蔡醫開的藥方是薄荷甘草茶,甜甜的,給人涼快感;胡應湘開的卻是得個苦字的廿四味,加薑加十分難飲。青年人啊,你得按自己病情的辯證來對症下藥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