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圓了多年夢想,登上「歸來不看嶽」的黃山。
二十年前,我和朋友自助遊大陸,去了北京,看了內蒙草原,又跑到山海關看孟姜女哭崩長城,最後還不自量力登上泰山觀日,可偏就是時間不合,留下西湖和黃山沒去,於是魂牽夢縈,念念不忘這兩個地方。
九七那年暑假,跑到上海去住了一陣子,乘便到杭州一遊,一遊之下,竟是大失所望。真實的西湖和想像的西湖相距太遠,在開放改革聲中,西湖失去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態,變得俗不可耐,那種失望,叫我幾乎不想重遊大陸。
所以,這次上黃山也就不敢再存厚望,免得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幸好,黃山又不至於太差。
雖然,在踏遍北美的洛磯山脈、遊過瑞士的鐵力士峰、再攀過以險著稱的華山、以秀著名的峨嵋之後,黃山,實在又見面不如聞名。名山還是名山,在煙霧繚繞間,在晨曦夕照中,她還是千姿百態,引人遐想,只是,遊子心已老。
十二月的黃山本來多霧,可是登山那兩天,天氣出奇地好,既不刮風又不下雨,所以儘管氣溫甚低卻並不太冷,加上冬天日出時間較晚,免去半夜爬山觀日之苦。只可惜,一如所料,還是看不到日出奇景。
有時,真懷疑那些把日出描述得天花亂墜的人,到底有沒有真的看到過日出,抑或純憑想像,要不然,怎麼我總是看不到的呢?
四上香港的鳳凰山,再到台灣阿里山,還登泰山,現在又攀黃山,所有文人筆下最美的觀日處都去了,卻是一次日出也看不成。不是霧太大就是雨濛濛,再不就是晴朗不足以觀雲海,雲多剛遮掩了太陽,硬是不讓我看到日出,怎不叫人洩氣?
罷了,罷了,不如歸去,我,還是回長洲山頂去看好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