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與研經~殊途同歸?


1948 期(2001 年 12 月 23 日)
◎ 神學縱橫 ◎ 凌望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經常在閒談中聽到以下的對白:

  「你用甚麼輔助材料來靈修的?」

  「唔,我甚麼材料都不用,免得影響我對聖經的直接領受!我只會打開聖經,讀了所選的經文數遍後,便開始默想其中意義,看看神要我聆聽甚麼說話,然後便按著我所領受的去實踐。」

   「本星期團契週會是查經週,你預備好了沒有?」

  「已七七八八了,我已參考了好幾本背景及註釋書籍,免得對經文的理解有所偏差,現在總算對經文的中心思想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了,為我祈禱罷!」

  這樣的場景在教會中我們亦屢見不鮮,驟眼看來亦不覺有甚麼問題。當然,這樣的對話亦沒有甚麼信仰上的偏差,當然也亦不用啟動「異端裁判所」這些機制。但明顯地,以上的對話卻反映出讀經的雙重標準。究竟靈修性讀經與研經式的讀經是否有這麼大的差別?

  很明顯,我們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假設:若果以研經的態度來靈修,必定不能使心靈憩靜地親近主,亦不能領受主親自對我們個別的帶領。參考聖經以外的資料,只會使我們將思想放在別人對經文的解釋上,限制了聖靈對我們個別說話及引導的機會。

  但反過來說:為甚麼當我們要領小組研經時,卻需要參考其他書籍呢?為甚麼在那種場合卻不怕限制了聖靈的引導?為甚麼不怕只聽從了別人對經文的解釋,限制了主親自對我們的說話?我曾經聽過這樣的回答:靈修是針對靈命的成長,及增進與主之親密關係,是較感性的關係建立。即使搞錯了,也只限於影響個人而已。但小組研經的目的,是想更客觀地明白聖經知識,及建立信仰的真理基礎,屬於理性上的層面,所以應以較理性的態度去處理。若果將別人帶入歧途,那便相當「罪過」了。

  這些似乎都是很合理的解釋,我們應如何回應呢?我們嘗試從兩個層面去思考這個問題:第一、經文是否需要「刻意」的解釋?第二、我們應用哪種態度去讀經?

  真的須要刻意解釋嗎?無論我們是否刻意或隨意地讀經,當我們「認為」經文是某意思,這便是一種解釋了。

  換句話說,當我們靈修時,我們對經文有任何主觀上的「領受」,那種特別的「領受」便是一種解釋。但我們如何得知哪一種特別的「領受」是正確的經文本意,是真的吩咐我們去實踐的呢?當我們讀了哥林多前書八章一節 時,會有哪一種「感覺」呢?「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我的第一個「領受」是:知識相對於愛心來說,是沒有太大用處的。所以在教會中,對聖經的知識不一定要掌握很多;但對人而言,愛心是無敵的!但這是否鼓勵我多注意對別人所付出的愛心,而減少知識的追求,免得令自己驕傲呢?當別人說我這樣的解釋是不太正確時,我便會反問:這是我從神而來的領受,你憑甚麼認為我錯了呢?難道神的感動是錯的嗎?

  要明白任何一種語言及文字,必須要認清這些話語是在甚麼環境下說的,這是解釋任何一種語言或文學的基本功。就以新約而言,離開我們已有超過二千年的歷史時空,若要正確地理解該段話語的用意,便非要明白它是在甚麼場合、文化出現不可!所以我們是否在意與否,當我們讀經時,我們其實也同時在解釋經文!要醒覺自己是否將自己的處境、心路歷程也一併「讀入」聖經中,並以為是神給我們的「領受」,便需要有這原則來平衡自己的「領受」。

  另一方面,用一些參考資料來明白經文的背景,避免我們主觀地誤解了作者的原意,也不一定難阻聖靈的工作。要知道聖靈感動作者寫出該段經文時,也是透過一些有他自己的文化及歷史背景寫下來的。在他寫作時,也不為意將自己的文化取向寫進經文中,要認識這些因素,才能正確地捕捉經文的意思。所以當我們參考一些背景資料時,不但沒有難阻聖靈的工作,而是讓我們進入聖靈當初感動作者的場景,了解作者寫作的因由,從而明白聖靈為何要他這樣表達出的神心意,而這些心意同樣也成為我們今日生活的參照。

  任何一種場合去讀聖經,我們都應保持一種單純的心態~讀經的目的是為要認識神,使我們更愛祂,以致我們更能愛我們週遭的鄰舍。亦即是說,讀經除了要「啟動」理性的功能外,更需要按下「感性」的按鈕。一個從來只「知道」神愛祂,卻從未「感覺過」神對祂的愛的人,他對別人的愛很多時只基於一種責任感,一種「應該」的條件反射作用。用研經的態度去讀經,也可以一種感性的眼光去「感受」神對人的感情~不論是悲憐還是義憤,都能使我們從研究中更深體會神的心腸。

  總括來說,無論是靈修式讀經還是研經式讀經,理性及感性應同時運用,不應將它們分割,因為神便是一位需要我們用理性及感性去了解的全能上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