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點


1936 期(2001 年 9 月 30 日)
◎ 一個人在路上 ◎ 鄉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小女兒就讀小一。相比於幼稚園,那時她和我輕鬆得多。因為她就讀那所幼稚園沒有默書,也不用測驗。我不需要迫她溫習,她也不覺需要備課。然而,她的第一次默書終於來臨。我也預計她會適應得辛苦。照預計,跟她溫習時,她哭了。

  望著她的淚水,心情有點唏噓。心想,若內子還在,小女兒會比現時讀得輕鬆。因為內子比我有更大的耐性教導她、也比我有更大的想像力去激發她的學習情緒。最重要,就是小女兒可以有另外一個人讓她撒嬌或維護她。或許,孩子在一個有責罵和呵護、正經和撒嬌環境下的成長才是健康。但當這種矛盾卻要同時由一個人扮演時,矛盾就增加了。因為我知道我總不會成功扮演這雙重角色。否則,孩子就不需要爸爸和媽媽,但我又不能逃避這雙重身分。

  或許,問題比我想像中複雜。因為以往我之可以扮演某種角色是因著與內子的互動所產生。因此,她的離世就是破壞往日已建立好的家庭關係。意即,我和孩子再不可能停留於扮演往日的角色。相反,我們分別承擔新的角色和任務,而這角色可能並非是我們所願意的。當各人對自己的新角色不清楚或不滿意他被委派的新角色時,家庭關係就失去平衡。說得更清楚一點,單親家庭的危機不是單親,而是我們仍舊以昔日雙親家庭的平衡點來看今日已改變的關係。

  事實上,家庭關係的平衡點是不斷變化。例如,孩子由兒童成為青少年人、父母的轉職、新成員加入等等都為已有的家庭關係平衡帶來挑戰。然而,單親家庭的困難是因當父母仍要扮演著平衡家庭關係的重要角色時,其中一人的離去就將一切責任轉向那還在傷痛中的另一方。他沒有推辭的理由,因為他是家庭關係平衡的主要諦造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