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說不知生焉知死,怪力亂神都是他不喜歡談論的事物。當然儒家所論的就是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事」、「國事」、「天下事」,這種淑世的 人文主義思想,對於人生達至的美境是期盼大同世界的實現,即如禮運大同所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謀閉而不興,盜窺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同美境,是經世治國終極的目標,更是一班滿有抱負的儒家知識分子對人生終極的關懷。洪秀全自小浸淫在儒家思想之中,他的終極關懷是離不了傳統觀念,當他在一八三七年(道光十七年丁酉),在考試落第後患病之時所寫的一首詩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聲震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雲路小,騰身何怕漢程遍;
風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飛龍定在天。
在病愈之後又寫了一首:
鳥向曉兮必如我,我今為王事事可;
身照金鳥災盡消,龍虎將軍都輔佐。
洪秀全即或於一八四三年末次落第,在舟中亦說:
龍潛海角恐驚天,暫且偷閒躍在淵;
等待風雲齊聚會,飛騰六合定乾坤。
在以上三首詩中反映洪秀全早年思想,仍然離不了「飛龍在天」;「我今為王」;「飛騰六合」種種謀反作亂的王帝思想。然而當他在一八四三年作了〈感悟悔罪詩〉,有謂:
吾儕罪惡實滔天,幸賴耶穌代贖全;
勿信邪魔遵聖誡,惟崇上帝力心田。
天堂榮顯人宜慕,地獄幽沈我亦憐;
及早回頭歸正果,免將方寸俗情牽。
這是洪秀全讀過梁發《勸世良言》,心中表示悔改,他知道自己罪惡滔天,而有賴耶穌流血代贖。他了解到人生終極的去處是充滿榮耀的「天堂」,他為天堂和地獄作了兩極的對比,而天堂地獄可說是中國傳統宗教上的術語。但洪秀全知道他需要認罪,藉着耶穌的赦罪;又亦遵守上帝十條的聖誡,才可在死後進入天堂的美境。因此洪秀全的天堂地獄觀是出自於福音的教訓。
洪秀全在一八四五年間,先後寫過《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三篇有關「拜上帝會」主要基本教理,希望在上帝統管之下,國與國間平等相待,男女要平等、貧富要平等,反對自私、不正種種的壓迫,認為中國自漢代二千年以來受到閻羅妖(即魔鬼)的迷惑,使中國千千萬萬的靈魂受到纏捉殘害。但是~
敬拜皇上帝則為皇上帝子女。生前獲得皇上帝看顧,死後魂昇天堂,永遠在天上享福,何等快活威風。溺信各邪神則變成妖徒鬼率,生前魔鬼纏,死後被鬼捉,永遠在地獄受苦。何等羞辱愁煩,孰得孰失,請自思之。天下凡間我們兄姊妹可不醒哉!若不醒則真正賤矣;真鬼迷矣,真有福不知享矣。明明千年萬萬載在天上永遠快活威風,如此大福都不願享,情願大犯天條與魔鬼同犯反天之罪,致惹皇上帝義怒,罰落十八層地獄受永苦。深可憫哉!良是慨矣!
洪秀全所說罰落十八層地獄,是受中國傳統民間宗教的影響。可是洪秀全指出皇上帝掌管人們生前和死後的權柄,而且凡敬拜上帝的人是被上帝所看顧,死後永遠上天堂享福,不但有快活,更有威風,所以洪秀全所尊崇的上帝,是給予人生終極關懷的保障。洪秀全理解到敬拜上帝終享天國的福樂,但是做人,仍然要努力遵守上帝在西乃山所頒佈的十條誡命。因為遵行十誡去才能確立現有人的責任和使命。在《原道醒世訓》中,他亦用儒家的學說,期望在世達到大同境界,而對於未來即有榮升天堂終極盼望。在此可知太平天國對於人生終極是有復活享福的寄盼,而對於現世的人生則要有履行天條的責任,以此充實生存的價值。
(全文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