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復活節前後的十天,我和十一位EQ訓練導師應邀往墨爾本的四間浸信會主領十三場EQ工作坊。從這些訓練課程的熱烈反應裏,我感受到海外的華人教會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全人發展有很大需求;最大的因素是來自青年留學生的特別心理需要和移民家庭的生活壓力,故借這專欄向香港的教會作些介紹,希望在代禱和實際關懷上向海外教會做些支援反應。
我設計了幾個青年聚會,包括(一)逆境智能-「做個不易苦惱的人」、「做個不易傷心的人」,(二)情感教育-「怎樣對待我不喜悅的人」。(三)成功商數-「做個不易被挫敗的人」。我相信這四個講座已有逾千參加者,使我深深感慨的是最末段的「答問時間」,參加者大多是大學生,他們最憂慮的問題如下:
一、 很擔心學業進度不如理想。曾有一位重讀生表示有抑鬱症徵象,亦有些大學生表示很難向家人交代為何讀得不好,因家人花了那麼多金錢讓自己在這裏讀書,在良心上很難原諒自己!
二、 有些參加者表示很惦念在港的戀人,很憂慮這段感情會否轉變。然而學業壓力已是難捱,故此常覺不快樂。
三、 也有準畢業生發覺正徘徊在返港工作還是留在澳洲闖一闖前程,他們擔心不易在港找到工作;然而在澳洲也只因生活環境理想-空氣好、較寬大的居住地方;惟對職業前途卻不太掌握。
在這種身在異鄉的生活裏,真使人感到信仰的效用。教會能帶給青年人心靈上的補償,小組教會尤其發揮到個人化的關顧。我看到那種彼此關懷的力量和很多溫馨的教會氣氛;因為大家的遭遇很近似,所以在互相傾訴時常得到身同感受的效果。
很羨慕他們唱聖詩的起勁,我相信這段留學生的生涯雖是充滿淚水,但卻賺得人生最寶貴的禮物-經歷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