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甘於隱形


1844 期(1999 年 12 月 26 日)
◎ 交流點 ◎ 禾月(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最近在一本新聞學書籍看到一個論點,給我印象很深。作者說,新聞與文學的其中一個不同,是記者要甘心不在文章裡表現自己,讓事件本身來當主角,任由讀者忘記記者的存在和功勞。具體來說,是甘於按下自己的看法、情感,不明裡或暗裡在文中表達,不堆砌辭藻以表現自己的文采。

  當下立即自問,自己做不做得到「甘於隱形」?

  把這個論點再加以發揮:在政治場上,有多少人是「甘於隱形」,真正讓人民做主角?

  曾經目睹有人雄心勃勃,一心當政治強人,要由「我」領導香港走一條「正」路,甚至「自以為是」地以為自己知道香港人想要甚麼。特首董建華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就職時宣布的每年建屋「八萬五」目標,在我看來,是個典型例子。問題關鍵不在「八萬五」是否正確,而在於他尚未上任—在仍未掌握公共行政鑰匙情況下,又未經社會討論,他憑甚麼急急決定香港政策的優先次序,以至具體政策目標?

  喜見近來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興起了另一種文化:政策是要承載人民的期望,而不是由一、兩個人來決定的。所以在近期多項重要政策上,例如教育和醫療改革上,政府都鼓勵市民參與討論,希望社會透過討論達至共識,政府才具體制定政策(希望最後不會證明是假諮詢)。這正是一個成熟社會應有的做事方式,可惜這種文化不算普及。

  前後兩種文化,我認為,與主事人的心態應有很大關係。

  陳耀南博士曾在見證中比較中西政治文化:西方社會每個人頭上都有上帝,人在世上地位再高也不過是個託管者;中國皇帝則是至高無上的「天子」,不可能不權力中毒,而人民亦慣於依賴統治者的德政,只會期望包公的出現,焉知包公不過是建制裡的一個官員,能夠得到官職,無可避免有其利益關係。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