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宣布廣播處長張敏儀將調升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接替現時的梁世華職務。消息傳來,引來外界普遍相當負面的批評,直接影響董建華政府和香港「新聞自由」的形象。
香港政府公務員制度素來是依循英國的文官制度,所以各級部門首長都是由政務官出任,不必是技術官僚出身,部門首長的更替,對部門既定的政策不會構成影響。
但是廣播處長張敏儀長期負責的香港電台,卻跟其他的政府部門在本質上略有不同,一方面香港電台是政府的官方電台,另一面在張敏儀主政下,香港電台成為擁有高度的編輯自主權的傳媒。「港台獨立事件」演變成高度政治化的爭論。回歸後,港台更先後發生「徐四民事件」和「鄭安國事件」。
在這種情況下,張敏儀被外界視為代表香港電台的「良知」,港台的去向成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能否保持高度「新聞自由」的指標之一。
作為一位備受尊敬的資深傳播人兼政府官員,張敏儀榮升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原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外界普遍卻不是這樣理解。大家擔心「將軍一去,大樹飄零」,港台日後會變成不折不扣的政府的「喉舌」。
今次「張敏儀榮升事件」,除了張敏儀可以離開這個「是非圈」,仕途上表現上高升一級外,董建華政府和香港均未有因此得分,反而令人對香港未來的新聞自由增加新的憂心,實在值得令人深思。老冠祥(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