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出一份價目表,這都是大半個月前親自經歷到的,也實實在在掏錢包照付如儀,並且享受到物按其值的交易而退,而且是以人民幣付鈿。
油條三角 大餅三角 荳漿一角
肉包五角 煎餅加雞蛋夾油條二元
油條肉末粢飯一元 大餛飩三元(十六隻)
上面所說的是早上街頭擺賣的小攤子,為了要嘗試一下當地的風味,自己每天起得早,也不想每天都麻煩人家招呼作伴,獨個在街頭踱步。每檔先看他們怎樣製作,天天不同。就算走進五星級金陵飯店附設的快餐店,一大碗熱騰騰的地道南京牛肉麵,也只售五大元。
除了有約定的宴請之外,我也不告而別的溜到街頭,午、晚兩餐自找吃處,只要簡潔的食肆,就往店裡鑽,據坐一角,點兩個炒菜:清炒河蝦仁、炒南瓜藤薳、番茄蛋花湯、涼拌萵苣、陽春麵一碗(四)
這樣的消費,結賬時三十五元,也不知道他們怎麼計的,還以為算錯了,連問幾次有少算嗎?換來是謝謝連聲。
更希奇的是,拿著張五十或一百元鈔票,不是隨便那一個攤檔可以找零兌碎的。連十元鈔票付款時,他們還請你用小額紙幣。在香港十元的軟、硬幣,已被視為「濕柴」了,在國內仍可以派用場。
最有趣的一次,我進到一個大菜市場想買幾個青皮紅芯可當水果吃的蘿蔔。隨手選了約兩斤重,我給他一張五元鈔票,待問他可夠時,他卻在錢箱裡翻,找給我三元八角,真的不敢想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