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0 期(1999 年 7 月 11 日) ◎ 商數啟示 ◎ 余德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怎樣把自己的情緒好好的管理,是每個人一生要做的功課,不分十歲還是八十歲,我們仍會成為負面情緒的奴隸。心理學現今已發展至EQ這類科學化的學問,能教人心情處理,包括洞悉因果關係和掌握徵觀技巧,不再是大談抽象的人際關係,而是學習掌握那主宰人類激動情緒的原始大腦皮層,即杏仁核部位和學習重新介定所處的逆境經歷,即海馬回的情感記憶重塑,如此就構成一套很系統化的EQ學問與實踐,一般解說和技巧訓練皆可在十多小時內完成訓練程序。
我在過去主領EQ訓練的幾年經歷裡,發現基督徒學員的成功率遠比沒有信主的為高,甚至以EQ為題也可以作為佈道會信息,正是因為神的愛改變了人的生命,更具體的是改變了人最難自救的部分──自我及一切出於自我的行徑,如妒忌、驕傲和敵意。
接受耶穌為救主的經歷使我們每天都活在順服的生活裡,重新去接受人與人關係中的約束──「彼此善待!」
這種順服不是盲從的就範於信仰裡,而是因為有很多恆久價值觀驅使,例如小孩子盡力去幫助其他小朋友,因這行為是「好」的,就算是別人向他做錯一些事情,他也不會報之兇惡臉口,反而積極思考如何幫助那做錯了事的小朋友,這種對人的尊重和友愛特徵就是內藏在人與人關係裡。
順服「彼此相愛」的命令使我們對這約束能更有力量,也成為慣性至恆久的價值,這就是我先前所說基督徒成功率對EQ學習優勝的原因。
「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弗二14-16)
能有自由去愛人,因人性的恨已受約束,這是舉世驚歎的基督教情感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