鶼鰈篇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1810 期(1999 年 5 月 2 日)
◎ 親密家庭 ◎ 黃麗彰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巧玲與君偉最近弄得很僵,自從君偉失業以後,家庭經濟的擔子落在巧玲肩上,夫婦經常為大大小小事情吵個不停。君偉覺得妻子是個勢利的人,眼中只有錢,全不顧他的感受,自己堂堂男子漢,終日呆在家中,已經尊嚴盡失,加上她亳不體諒地迫他找工,有時甚至怪責他逃避和躲懶,因此每當妻子再期望他做東做西時,怒火便自然而生。巧玲也滿肚鬱結,自己已經肩負家中的經濟重擔,丈夫非但沒有半句欣賞體貼的說話,更加怪責她勢利,她只不過是擔心供樓、孩子學費和生活費等問題,催促丈夫積極找工,丈夫竟然反過來責備她,內心的屈有誰能夠明白?

  巧玲與君偉內心都充滿渴求,然而雙方都無法回應。君偉在失業危機發生後,經歷著沈重的自尊打擊,一方面經濟收入大減,另一方面失去養家的能力,內心是哀傷和疼痛,他多麼希望巧玲能明白他的心事,甚至用溫柔體貼的雙手,撫慰他受創的心靈,讓他在她懷中痛哭一頓;巧玲不明白他的需要,令他既失望又沮喪,於是化作怒氣和指摘,吼聲背後,是那淌淚的心靈。

  巧玲何嘗不是在淌淚?自己已經放下傳統的男女觀念,亳不介意賺錢養家,從前是兩個人的責任,今天只由她一個承擔,壓力倍增,她一直盼望丈夫表達一些欣賞的說話,那麼一切辛苦都有價值,她更希望丈夫明白在她催促背後,是那焦慮和擔心的情緒,期望他用支持和安慰使她平伏下來,而不是謾罵和指摘。

  兩人都抱著為對方著想的動機,兩人都希望對方明白自己內心的處境,但結果在生活壓力之時,還加添了關係上的張力,情況更加複雜。是誰的錯?是誰要先行第一步?在發生這個問題之先,或許我們要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才可把互相指摘的關係,轉化為互相體諒的關懷。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是放下找尋因果的企圖,自己的感受由自己認領,不是因為對方令我生氣便期望對方做些事情來使自己的怒氣平伏,無論對方曾經做過甚麼,感受始終屬於自己。當我們放下討回公道的要求,當我們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們的心靈便有更大的空間體諒別人的需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