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所談的傳統主日學教室弱點,已提出過「一人講座」和「課程的反應-趕書」,本文將探討主日學應與學生的成長機遇掛著,尤其是兒童及青年主日學。
從事訓練工作多年,使我深信人性只會在遇到困難時方會迫切求學(Peoplelearnwhentheydon′tknowwhattodo)。在主領兒童小組的過程裡,我曾比較過孩子常有集中力的參加片段,發現在錄影機重播訓練帶中,以兒童被考問及解決生活問題的部分最能全神貫注!
我們做主日學教師緊記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成長特色,以下是三歲至六歲的特徵:
以上有不少情感教育的「空間」正好在幼童主日學內發展,我們有想過用那些聖經人物故事來勉勵孩子學效嗎?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四歲: 五歲:
明光社將刊登聯署聲明表態
協助印度風災地區救援
探討男女有別育兒等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