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2 期(2025 年 10 月 26 日)
◎ 墓園先賢故事 ◎ 黃彩蓮

▲涂從芳牧師。
上回分享淪陷時蒙主醫治的李靈光牧師,今回分享一位幫助教友維生的青年人,後來成為牧者的涂從芳(1922-1959)。
涂從芳牧師,增城客家人,家中獨子,聖公會聖三一堂會友。1930年代入讀九龍城民生書院,約於1942年畢業,而學校因香港淪陷暫時停辦。同學兼教友張榮基,形容他在學操行成績優良,具沈實、堅毅、守時及不斷研求的美德,也從不自誇自滿。
香港淪陷之後,聖三一堂被日軍徵用作馬廐,被迫遷出。信徒四散,有的回內地,而留港的,部分轉到龍崗道一號崇真堂或士他令道浸信會聚會,也有部分在家崇拜。年僅二十多歲的涂從芳,如何面對淪陷之艱苦歲月?他在鑽石山元嶺村有一些地,遂僱用聖三一堂及其他堂教友,一起耕種蔬菜。其中兩父子黃馬可與黃志誠,因而得以維生。如此顧己及人的青年,在戰後又如何承擔教會的事奉?
香港重光,聖三一堂復堂,成立青年部,涂從芳為首任部長。聖公會何明華主教(Bishop Ronald O. Hall, 1895-1975),認識並欣賞這位青年,在一封信函肯定其投身牧職的心志,並予以鼓勵。於是涂氏日間工作,晚上於明華學院讀了四年神學。1954年被封為會吏,翌年舉家前往毛里裘斯宣教,出任華人傳教主任,在當地被晉封牧師。
1959年5月28日,他獨自回港出席東南亞聖公會華人聖品大會,不幸猝逝,享年三十七歲,留下妻子鄒維真(1926-2015)及四兒一女。5月29日,於萬國殯儀館舉行安息禮,由何明華主教主禮、李應標牧師任司儀,出席逾千人,備極哀榮。1965年,聖三一堂創會七十五週年,其特刊有人撰文懷念涂牧師,形容他是「教會的中堅,信徒的佳範,青年的良牧,上主的忠僕」。如此短暫而美麗的生命,如何勉勵我們珍惜在世呢?
涂從芳牧師,下葬於九龍聯合道基督教墳場。妻子帶着眾子女,勇敢地留在毛里裘斯,延續丈夫之宣教遺志。下回繼續分享涂牧師與師母,如何在留守時「締結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