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環境瞬息萬變,面對不能預計的將來,信徒難免感到憂慮不安。環球聖經公會已於2月10日,假浸信宣道會明基堂舉辦「新常態下的生命重建:面對憂慮」講座,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趙崇明博士稱,「憂慮」有其正面價值,甚至可成為進入信仰階段的門檻,應學習接受生命中的限制,擁抱「憂慮」。
趙崇明博士稱,香港人在不明朗、不能預期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下生活,就像身處充滿濃霧的十字街頭,感覺前路茫茫和充滿憂慮。然而,面對情緒問題,他觀察到信徒倚重心理學多於神學,求助於心理治療多於祈求上帝對靈性的牧養,他強調自己並非否定心理輔導的價值,只是想帶出心靈關顧的重要性。
他以哲學詮釋「憂慮」,指思想家認為「憂慮」不是奇難雜症,不適合以診治醫療的方式處理,而是與人類存在息息相關,涉及生命終極關懷的問題。他解釋,憂慮與恐懼不同,恐懼是有特定對象,故一般較易克服;憂慮則沒有具體或特定對象,因為憂慮的根源來自虛無,例如擔憂充滿不確定性的「將來」,以致缺乏安全感,所以也較難處理。
他引述基督徒學者祈克果的說法,從神學詮釋「憂慮」,指「憂慮是自由作為一種可能性的體現」,意即體現自由難免產生憂慮,所以「憂慮」並非完全負面的事。「雖然,『憂慮』會令人不安,但它仍要存在,因為它能令人體現自由。」他續分析憂慮與罪的關係,對基督徒而言,絕望是罪,故面對社會或生命處於困境時可以憂慮,但卻不能絕望, 因為基督徒應有盼望。他又以亞當為例,上帝命令他不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他有自由選擇犯罪(抗命)或不犯罪(順命),縱然自由背後必會產生憂慮,人也會因選擇錯誤而墮落,但「憂慮」仍有其正面價值,因它可成為個人進入信仰階段的門檻。
他指,亞伯拉罕獻以撒一事,正好說明從倫理階段躍升至信仰階段的人生境界──從人性及倫理角度,亞伯拉罕獻以撒是非理性及不道德,甚至違反日後十誡中「不可殺人」的誡命,亞伯拉罕正是經歷常理與順服的拉扯,最終選擇順服上帝。由此可見,上帝的命令不一定按人的常理而行,相反,有時甚至要放棄合乎理性的道德抉擇,讓人從倫理階段跳躍至信仰階段,學習服從祂的旨意。「選擇愛神的旨意,在不確定的前路中,帶着憂慮冒險走下去,這豈不是上帝從創世記二十章開始,呼召亞伯拉罕要行的人生路嗎?」
最後,趙博士從心靈關顧角度看「憂慮」,引述多名學者的說法,指人普遍逃避困苦和耽於逸樂,但患難無可避免,不如坦然面對不安,甚至擁抱哀傷和憂慮,與其共處。「如何管理(憂慮)?關鍵是接受生命中無法避免的限制,接納憂慮本身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讀者投稿】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