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心理


3046 期(2023 年 1 月 8 日)
◎ 每月眉批 ◎ 施德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從原始食人族到禪宗,人類對存在的問題只提出了寥寥幾個答案,而每個人都透過自己的生活,參與提供這些答案,儘管他通常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提出的答案。在我們的西方文化中,幾乎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提出了基督教或猶太教的答案,或者開明無神論的答案,但如果可以對每個人進行心理X光檢查,我們將會發現許多食人族的遺民,許多圖騰崇拜者,許多不同種類的偶像崇拜者,以及一些基督徒、猶太人、佛教徒、道家。宗教是對人存在的一種詳盡而形式化的答案,並且由於它可以通過禮儀有意識地與他人分享,即使是最底層的宗教,亦可以通過彼此交流,產生一種合理和安全的感覺。當它沒有被分享,當那些倒退的願望跟知覺意識與現存文化的主張有出入時,那隱密、個人的「宗教」,就表現為一種神經症。

  為了理解個別的患者—或任何人—我們必須知道他對存在問題的答案是甚麼,或者,換一個說法,他奉獻自己所有努力和熱情的隱密、個人的宗教,到底是甚麼。大部分被歸類為「心理問題」的,都不過是這基本「答案」引申出來的後果,因此在理解這個基本答案—就是他隱密、私人的宗教—之前,企圖去「治療」他們,是徒勞無功的。」

  ~Erich Fromm, “Psychoanalysis & Zen Buddhism”, pp.35~36, Unwin Paperbacks, London: UK, 1986.

  曾幾何時,教會對於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存有某種懷疑和抗拒。如果你提到沈思默想,領袖們馬上會提醒你小心魔鬼騙人的伎倆。你對現代心理學的發現感到興致勃勃,有人會立即指出你用了多少時間去研習聖經?畢竟上主已經應許所有相信的人平安和喜樂;如果信眾仍有甚麼問題與困惑,除了認罪、悔改,就再別無他途。

  時至今日,基督徒靈修如果不談正念、默觀、一行禪師;相交生活不處理情緒、學習溝通技巧、重建關係,那就很容易讓人感到保守落伍,與時代嚴重脫節。如果教會以前是過於唯心,那麼現在則似乎甚麼都是技巧。

  佛洛姆認為,幸福或安在(Well-being)是理性全然發展的狀態:理性不僅僅是一種理智的判斷,而是通過「讓事物如其所是」(用海德格的術語)來把握真理。因此只有在克服自戀的情況下,幸福才有可能—相對於一個人開放、有回應、敏銳、清醒、放空(在禪宗的意義上)的程度。幸福意味着在情感上與人和自然完全相關,克服分離和異化,達到與所有存在成為一體的經驗—卻同時體驗自己作為獨立的實體,作為一個人。

  幸福意味着完全發揮一個人的潛在,擁有快樂和悲傷的全部能力,或者換句話說,從普通人的半夢半醒中醒來,並且完全清醒。作為一個真實、完整的人,我對每個人或事物的所是,作出恰如其分的回應。在這種真實的回應行為中,存在着創造的領域。如實地看待世界,並將其體驗為我的世界,通過我對它創造性的掌握去改變它;這樣,世界就不再是一個陌生的世界,而成為我的世界。最後,幸福意味着放棄以自我為中心,放棄貪婪,停止追求自我的保存和強化,而無需在擁有、保存、貪婪、使用中體驗。可惜,這是在欠缺一個更高的真實所難以達到的。

  正如佛洛姆所言,要深度理解任何人,我們必須知道他對存在問題的答案是甚麼:生命到底為何?或者換一個說法,他奉獻自己所有努力和熱情所追求的隱密、個人的宗教,到底是甚麼?畢竟大部分被歸類為「心理問題」的,都不過是這基本「答案」引申出來的後果。因此在理解這個基本答案—就是他隱密、私人的宗教—之前,企圖去「治療」他們,確實是徒勞無功的。

  其實也正是在這個關節上,宗教擁有最恰當的發言權,而不是去參考最新版的DSM(斷症及統計手冊)的指引,或哪個心理學或禪修大師的意見。當然,說到底,若非宗教長久以來缺乏自信,或言不及義,它與心理學、哲學或禪修等確實不必走到這個地步。心理學、哲學或禪修,在神學上自有他們正當的位置,譬如它們能夠用一般現世明白的語言,去闡釋和拆解各樣具體的處境。然而沒有那最基本的答案,舉例來說,誰又能夠讀懂海德格的《存有與時間》?只能捨本逐末地在邏輯辯證的細節上beating around the bush(轉彎抹角)吧?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短篇小說】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